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科学课程特色《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与其他基础和临床学科密切联系又有自身体系理论的学科,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课,学好此门课是今后学好其他临床课程,以后做个好医生的重要基础。临床医学专业中,《内科学》课程由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实践教学又由见习教学和实习教学构成;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历时2年,并历经课堂、临床训练室和医院等教学场所,众多教师参与方能完成。可见,教学周期长、教学环节多、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师多和教学管理困难,而教学地位又极其重要是《内科学》课程的特点。因此,对《内科学》的课程建设,对于保证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内科学》一直是我们教研室的重点课程,2006年通过了《内科学》学院一类课程建设的验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进入全球化、现代化、高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新世纪要求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为了更好地建设教研室,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深化教学改革,我教研室于2008年在第二临床医学院申请了《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2年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在加强青年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意识,真正实现临床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教学法,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缓解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规避教学事故和风险,建立“一线三段多点监控”的教研室管理模式;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开展课外教学,开放合作和服务社会;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建设,完成了2008年的立项任务合同的指标。本门课程并于2009年申请为昆明医学院质量工程——《内科学》精品课程。教研室具体实施措施:1.提高教学意识,加强教学动因,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真正实现临床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在学院及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内科教研室每年均有教师到省外进行专业进修。2008年至今,内科教研室已送4名教师到泰国各医学院校进行医学教学的进修学习。(2)已建立了青年教(医)师培养制度并规范实施,以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3)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各种教学竞赛和课堂教学资格准入试讲等各种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各科室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很多教师获得较好地比赛成绩。自2008年至今,内科教研室共有5名教师参加昆明医学院的每年举行的课堂教学比赛,有5名教师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2008年至今,内科教研室共有34名青年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资格准入试讲,有25名青年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资格。2.探索教学法,改进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学生好评。内科教研室的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在检体诊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被作为海源学院教材选用的决策依据之一。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推行双语教学,每学期均有双语教学课堂,受到学生的好评。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是内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但实践教学时间长,形式松散,学习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方法。如何规范及加强管理实习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之一。在本门课程的建设中,我们重点亦放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与实施。我们规定了内科学见习教师的资格、见习教学方法、考核及平时成绩构成等;同时建立了实习生一对一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制、临床技能和教学查房的操作规范等,以规范实习教学行为;并根据教学目标、临床技能训练的基本流程和内容,同时参考执业医师考试标准,建立了内科出科操作考试为规定时间内的问诊、全身体格检查、病历书写、临床思维、穿刺和心电图阅读等六项基本内容的考核,涵盖了教学大纲要求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实施临床能力的全面评估。同时建立了《内科出科操作考试专家库》。这些措施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4.完善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规避教学事故和风险,建立“一线三段多点监控”的教研室管理模式:规避事故和风险最好的措施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并认真落实。为此我们逐步完善了内科教研室的规章制度,并认真实施。目前内科教研室共有24项规章制度,以保证临床教学工作的质量。内科教研室的工作繁杂且零乱,又缺乏具有专业技能的专职管理人员。为确保工作的有效进行,建立教研室教学工作管理流程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制定了《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日常教学工作管理流程》(简称《流程》),并以此《流程》作为教研室教学工作管理的主线。从而提高了教研室的工作效率,明显减少了工作差错,使内科教研室多年来无教学事故发生,连续10年被评为医学院“三育人”先进集体。我们的教研室管理流程曾在附三院和附四院等单位推广应用,获得较好的评价。我们建立了“一线三段多点监控”的教研室管理模式,把教研室工作分为课前(见习前、实习前)、课中(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