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docx
上传人:志玉****爱啊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docx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一课,让学生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混合物,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第一个是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它们在水中缓慢扩散的过程,这可以使他们联想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并与之进行比较。第三个问题是搅拌之后,它们溶解了吗?这一课选用一些学生生活、学习中非常熟悉的几种液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在充分电动学生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溶解概念。学生分析:学生经历了三年级下半学期《混合》单元和《溶解》单元的前2课活动以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对溶解已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四年级的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三年级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对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已能简单地制定计划、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已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特别是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取证据)的能力,理解收集、处理信息的技术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能对一些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和对他人的研究评价的能力;能具有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学生初步形成分析的能力和综合的能力。教学目标:1、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2、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3、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教具准备:醋、酒精、食用油、洗发液、胶水、两个透明杯、一个搅拌棒、三个试管、滴管、小勺、试管架、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了解学生的预备经验,引入本课探究的主题1、复习学生旧知,试举一例,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2、我们知道有些固体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那么液体是否也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谈谈你们的经验。3、“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二、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1.教师引入:我们先来看看胶水和洗发液。2.教师提问:你打算怎样做?3.组织分组实验:取一小勺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实验前一定要明确观察目的。)4.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轻轻搅拌后有什么现象?搅拌后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5.交流: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注重描述)6.整理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在记录单上。三、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1.组织观察:醋、酒精、食用油三种物质。2.预测:醋、酒精、食用油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样?3.组织实验: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观察要做记录。),当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