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中班教案模板锦集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班教案篇1设计意图:枯树不会发芽,惹人讨厌;绽放嫩芽、叶子的绿树,生机勃勃,人人喜爱。故事运用树木的这一现象以及人们对树的心理感受,揭示了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拥有积极情感的重要。活动目标:1、通过对比情境,知道树枝发芽才会成为一棵让人喜爱的绿树。2、感受故事中的社会性意蕴,知道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活动准备:对比性图片2张;故事插图一套;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对比讲述。出示两幅对比性图片,提问:1、师:你们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呀?2、师:那你喜欢哪棵树呢?为什么?3、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不高兴发芽的树》,想一想这棵小树为什么不高兴发芽?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一)讲述故事第一部分,提问:1、师:去年,小鸟为什么在树上垒窝呢?(因为小鸟喜欢绿树,所以在上面做窝安家)2、师:老奶奶为什么在树阴下卖冰棍?(树阴凉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买冰棍)3、师:那风筝的线为什么会缠在树上?(因为风筝喜欢绿树,所以飞过绿树的上面)(引导幼儿认识绿树的可爱。小鸟喜欢绿树,所以在上面做窝按家;树阴下凉快,老奶奶在树阴下卖冰棍。)4、师:这棵树啊不高兴发芽,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会发生什么事。(二)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1、师:小树不高兴发芽的时候,小鸟住到什么地方去了?2、师:老奶奶还会到树下去卖冰棍吗?3、师:风筝还喜欢住在这儿吗?4、师:小树不发芽,不长叶了,大家都不喜欢它,所以都不来了。5、师:这棵小树还是不高兴发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啊?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三)讲述故事第三部分,提问:1、师: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挖掉不高兴发芽的树呢?(因为不高兴发芽的树不发芽,环卫工人以为它已经枯死了,所以要挖掉它。)2、师:不高兴发芽的树听了环卫工人的话怎么样了呢?(它吓傻了,急得浑身发热)3、师:这可怎么办呢?你能帮小树想想办法吗?(幼儿自由想象,帮小树想办法)4、师: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办法,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树自己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呢?(四)讲述故事第四部分,提问:1、师:不高兴发芽的树最后发芽了吗?2、师:环卫工人为什么搔搔头皮就走了呀?(因为他找不到不发芽的树,以为自己昨天看错了)三、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1、师:小树不发芽能不能长出叶子啊?(不能)2、师:人们为什么不喜欢不发芽的树呢?为什么喜欢发芽的树呢?(树不发芽,就没有叶子,没有树阴,大家就不喜欢,我们都喜欢发芽的树,是不是啊?)3、师: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听这个故事四、欣赏故事录音一遍。1、师:如果你是小树,你愿意做发芽的树还是做不发芽的树呢?2、教师小结:小树每年春天都会发芽,慢慢地长出树叶,夏天来到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在大树下乘凉了。这个不喜欢发芽的树在听到环卫工人的.话之后,感觉到很害怕,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发芽了。发芽了,就会长叶子了,他就又变成了一棵有用的树。所以,我们都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情。3、师:那我们小朋友能做帮别人做些什么事啊?(睡觉的时候互相脱衣服)五、经验迁移,知道要做个有用的人。设计意图:你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事?通过比较,产生对发芽小树的喜爱。在分段讲述故事中,体会到小树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完整欣赏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懂得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在经验迁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活动反思:整个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真正改变了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而老师则是很好地成为了幼儿学习中的组织者,支持者,及其引导者。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能积极参加户外投掷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2、在游戏中,学习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3、不怕困难,有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经了解透支的基本动作要领:手臂弯曲、两脚分开。2、物质准备:沙包、呼啦圈若干、绳子、红黄绿即时贴、画有怪兽的图一张、别针一个。活动重点: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活动难点:学习手臂弯曲在肩上,两脚前后分开站立,身体后仰,利用腰腹肌突然发力,脚用力蹬地,甩手腕,靠臂力投向前方的动作。活动过程: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1)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活动身体各部位。(2)教师带领幼儿玩“小小手榴弹”的游戏,徒手练习投掷动作。2、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正确的投掷方法。(1)玩“看谁投得远”游戏,请幼儿拿沙包尝试、练习投掷动作(2)讲解动作要领:两脚分开,前后站立,手拿手榴弹,手臂弯曲,举过肩,身体往后仰,预备开始向上投,投掷时,重心前移,靠腕力、臂力用力向前上方投出。(3)幼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