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微格教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理微格教学.doc

地理微格教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题目发展与合作训练技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学习的思维品质,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翁地位。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记住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及轮廓;⑵记住世界人口超亿的前十个国家;⑶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及经济划分类别㈩⑷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⑸运用地图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⑹用实例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⑺能用实例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⒉过程与方法:有关世界国家,可编成歌诀来记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列表对比;世界上国家和地区的分布,主要通过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来学习,要多多观察地图,能够迅速地在地图上找到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位置,并能在地图上寻找自己从报纸、电视、广播、书籍、听故事等各种渠道知道的有关国家的位置,培养自己在获得某个国家的知识后即刻在地图上查找其位置的习惯。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理解改革开放与发展国际合作的关系时间分配内容0-3分钟预习检察、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困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3-5分钟新课导入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5-35分钟讲授新课1.课件展示: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东南亚政区图”,图7.18“东南亚的地形”,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完成28页活动1题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2)国家:共11国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3)重要的地理位置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3.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3.课件展示: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4.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5.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6.课件展示:“亚洲的气候类型”图,看图并思考:东南亚的气候类型?7.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等地;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的南部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8.课件展示: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9课件展示“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学生观察图了解东南亚的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情况并掌握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35-45分钟课堂小结]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板书设计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国家:11国3.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的位置,马六甲海峡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区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3.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师意见教师: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