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上人教版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同步练习-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八年级上人教版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同步练习-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生物八年级上人教版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同步练习-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2019四川乐山)以下哪种环境中,霉菌最不容易生长?A.夏天未及时清洗的衣物B.干燥环境中的皮鞋C.未放冰箱里的剩饭剩菜D.煮沸未密封的肉汤2.(2019自贡)巴斯德巧妙利用鹅颈瓶来进行实验,证明细菌的来源,下方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A.不是自然发生的B.来自空气中的细菌C.是自然发生的D.是由本来曾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3.(2019简阳期末)以下细菌或真菌的培养的普通方法中,正确的过程是A.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B.配制培养基→接种→灭菌→培养C.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D.配制培养基→灭菌→培养4.(2019广东中山模拟)某生物兴味小组为了模拟巴斯德实验,探求食品腐败的次要缘由,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A.试管的密封性B.有无空气C.有无细菌D.玻璃管的外形5.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你认为哪一方案更能阐明成绩?()A.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B.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C.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D.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6.护士给患了感冒的小明注射药物的时分,用酒精棉球擦拭皮肤,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轻注射时的疼痛B.使药水顺利进入体内C.杀灭皮肤上的细菌或真菌D.使药物尽快被身体吸收7.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合适条件下培养一段工夫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培养皿培养基成分培养皿中的菌落数Ⅰ琼脂、糖类35Ⅱ琼脂、糖类和维生素250Ⅲ琼脂和维生素0实验结果能阐明大肠杆菌生长需求糖类的是()A.培养皿Ⅰ和ⅢB.培养皿ⅡC.培养皿Ⅰ和ⅡD.培养皿Ⅱ和Ⅲ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喝剩的茶水中茶叶发霉的景象,这是由于霉菌能从茶叶中获取本身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资,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不断生长与繁殖。(1)霉菌是一种真菌,从生态零碎组成的生物成分来看,霉菌属于。(2)某同学为了探求霉菌生长与哪些环境要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把A、B安装放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对照,经过实验可得出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与有关。(3)为了进一步探求水份对茶叶上的霉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你的实验设计是。探求创新9.某生物兴味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求实验作了如下设计。材料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检测环境:手和教室内的空气。实验设计①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②取1支无菌棉棒,擦拭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作任何处理。③将1、2、3号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以下成绩。(1)该实验探求的成绩是。(2)设计3号的目的是,它最合适与号实验组构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3)科学地讲,3号能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理由是。★10.口香糖因具有芳香、清甜、耐咀嚼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零食,咀嚼它可以起到清洁口腔、清新口气、活动面部肌肉、舒缓情绪等作用,以木糖醇为次要甜味剂的口香糖曾经得到六个国家的牙齿保健协会的正式认可。某科学兴味小组就“口香糖对口腔的清洁作用与咀嚼工夫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材料显示,口腔中次要的菌群为细菌、放线菌,这两个菌群的菌落多少可以反映口腔微生物的变化。探求小组决定在采样对象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每隔5分钟采样一次。实验过程①消毒:将移液管、培养皿等仪器和试剂都按医用要求进行消毒。②采样:每隔5分钟在采样对象口腔内的不同地位用棉签蘸取口腔液,溶于2毫升生理盐水中,制成溶液。③培养:用移液管将菌液等量分置于5个富含营养液的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中,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120小时。④计数、计算:在菌落计数器上点数并计算出5个样品的平均值,再转化为百分数(起始口腔菌落数记为100%)。记录数据如下表:051015细菌/%10090.6579.89124.66放线菌/%10090.9480.26115.72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成绩。(1)在实验过程中,“合适的温度”该当为摆布。(2)结合本实验的数据和结论,请你为经常咀嚼口香糖的人提一个合理的建议:。(3)某同学认为该实验结果还不够精确,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个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