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第一单元时、分、秒一、教学内容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编排特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四、具体编排仅限于在相邻两级之间的由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且能够用加法解决的问题。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使学生明确1时是60分,求2时是多少分,就要把2个60加起来。五、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五、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五、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教学内容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2.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3.用估算解决问题例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三、编排特点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方法。四、具体编排五、教学建议1.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3.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第三单元测量一、教学内容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质量单位:吨3.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三、编排特点1.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2.加强操作和体验,感悟新知。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4.介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具体编排通过估计、测量等活动让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