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nfliximab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多首选药物长期治疗,但有时药物疗效不理想,或并发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借助外科手术治疗。据统计,UC患者5年内的结肠切除率:远端结肠切除为9%,全结肠切除为35%。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克服结肠切除率高的难题。目前已知,许多细胞因子,特别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UC的肠道炎症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抑制TNF-α便可以拮抗或遏止炎症的发生。Infliximab(类克100mg/支)英夫利西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由75%人源性结构和25%鼠源性结构构成,对可溶性TNF-α具有高度特异性亲和力,可与细胞膜上结合型TNF-α结合,或与血浆中游离的TNF-α结合,并将其中和,从而达到减少TNF-α的作用,可快速促进肠道炎症的消散。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该靶向生物制剂可以有效地治疗激素抵抗和激素依赖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nfliximab2~6℃冷藏条件下储存使用指征:中重度的UC患者。对于中度UC患者,成为严重活动性或激素无效应,则应接受IFX输注(第0、2、6周)及随后的IFX维持治疗。IFX输注后2~4周应予评估,如无效应,应按重症患者进行治疗。对于重度UC患者,强烈推荐在开始7d内应作出使用IFX或环孢素的决定。但无数据支持顺序疗法(先试以环孢素,无效后再给予IFX,或先试以IFX,无效后再给予环孢素)。infliximab不良反应:临床上出现的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或寒战、搔痒、荨麻疹、胸痛、低血压、高血压或呼吸困难、抽搐等。对不良反应的处理:通过加强监测,早发现、早处理,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①皮肤反应:输注前遵医嘱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输注时如患者出现红斑、瘙痒或荨麻疹时应减慢输注速度,遵医嘱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或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待症状消失后再重新加速。②心肺反应:如患者出现胸痛、低血压、高血压或呼吸困难应停止或减慢输注速度,酌情给予氧气吸入并遵医嘱对症治疗,待病情稳定后重新加速输注。③非特异性症状:用药期间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出现发热或寒战时停止输注;出现严重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抽搐等应立即停止输液,准备急救。中重度活动性成人UC患者两项随机双盲试验对照研究(ACT1和ACT2)分别评估了IFX对成人UC的诱导和维持治疗效果。每项都选用了364例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Q8W实验数据的收集:在注射IFX后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进而比较患者对于infliximab和安慰剂的临床效应,通过临床反应率进行比较。临床效应(有效)的评价指标为:Mayo临床积分至少降低3分且至少降低有效30%,直肠出血评分至少降低1分或绝对直肠出血评分为0或1分。临床缓解的定义为:Mayo临床积分至少降低2分且没有一项亚评分大于1分。黏膜治愈率定义为绝对内镜亚评分是0或1分。治疗周数中重度活动性儿童UC患者研究对象:60例中重度活动性儿童UC患者方法:5mg/kg,跟踪观察至54周。第0、2、6周结论:Q8W较Q12W临床反应率更高(38.1%VS18.2%)。在Q8W的儿童中,第8周出现的临床反应率是第54周的2倍(73.3%VS28.6%)。激素抵抗型的UC患者IFX对激素治疗无效的中重度顽固性活动性UC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促进肠黏膜愈合。IFX治疗激素抵抗型UC患者起效快,大部分患者1周内症状改善或缓解,排便次数明显减少,2周内排便次数基本正常。在一项临床试验中使用了IFX的治疗组全部产生了临床效应(Truelove和Witts标准评分<10分及对比基线下降5分),没有使用IFX治疗的都未产生临床效应。能有效推迟或者避免结肠切除术。71%的激素抵抗患者在接受IFX治疗后的3个月内避免了结肠切除,而安慰剂组只有33%的患者避免了结肠切除infliximab治疗前后疗效对比激素依赖型UC患者IFX似乎对中至重度激素依赖性UC的临床疗效与激素的疗效较接近。对激素依赖性UC患者反复短期应用IFX以维持其临床缓解存在潜在的可行性一项研究中IFX组(10例)在首次注射IFX后就全部进入临床缓解阶段(疾病活动指数低于3分),并且暂停激素使用,其中9例维持临床缓解长达8~9个月。而激素对照组中8例需以最小剂量维持临床缓解约9个月。infliximab的临床研究1.规范性用药是取得预期疗效的保障。2.对于具体病例,也应根据个体情况,灵活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3.黏膜愈合是取得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