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简史.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华文明简史.ppt

中华文明简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官学与私学一、历代官学的演变魏晋南北朝国子学。隋代国子监。唐代的“二馆”、“七学”即崇文馆、弘文馆和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书学、律学、算学。“身、言、书、判”,“关试”、“释褐试”。宋代太学与“三舍法”。《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愁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元、明、清时期的国子学。历事制度。二、私学的产生与发展宋、元、明、清为发达的时期。北宋胡瑗的苏湖教授法。元代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教材北宋初年编有《百家姓》南宋有《三字经》加上前代的《千字文》、《千家诗》,即著名的“三、百、千、千”。第二节宋代书院的兴起和发展一、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二、宋代著名书院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衡山记》中首次列举徂徕、苏金山、岳麓、石鼓为四大书院。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列举嵩阳、濉阳(应天)、岳麓、白鹿洞为四大书院。王应麟撰《玉海》在吕祖谦说法后附列石鼓、金山(茅山)于其后。清代全祖望以王应麟说法为是。民国时期的学者盛朗西撰《中国书院制度史》列以上六大书院。陈登原在此基础上加龙门、徂徕为八大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岳麓书院建于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的岳麓书院。著名理学大师张拭、朱熹曾任主教。·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嵩阳书院建于宋仁宗年间,北宋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吕晦等也曾在此讲学。二、宋代书院的特点1,宋代书院多选择倚傍山林、风景秀丽的地方。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河南嵩山清代岳麓书院八景飒荷晚香、柳塘烟晓、桃坞红霞、桐荫别径、竹林冬翠、花墩坐月、曲径鸣泉、碧沼观鱼2,提倡学生自行理会、独立思考,并注重通过讲会形式开展学术活动。陆九渊,《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王守仁,《大学》中“万物同体”。讲会制度。3,宋代书院在组织管理和制度上日趋成熟首先,形成一整套行政管理组织。山长、讲书、堂长、斋长、管干。其次,订立学院学规。教学宗旨三,书院的积极作用1,为历代培养了大量人才南宋吴猎、赵方、彭龟年。清代有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涛、杨昌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2,发扬光大了尊师爱生的优良学风。“程门立雪”,罗汝芳、颜山农。朱熹“随问而答,略无倦色”。王守仁“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人,歌声振山谷,诸生随地踊跃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