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53《祭十二郎文》测试(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53《祭十二郎文》测试(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语文:53《祭十二郎文》测试(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5-w.w.w.k.s.5.u.c.o.mHYPERLINK"http://"《祭十二郎文》同步测试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请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g)所怙(hù)B.乃能衔(xián)哀致诚虽万乘(shèng)之公相丞相薨(hōng)C.其余奴婢(bì)呜呼哀哉!尚飨(xiǎng)中年兄殁(mò)南方D.并令守汝丧(sàng)闻汝丧(sàng)之七日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⑥将成家而致汝。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将成家而致汝C.去今之墓而葬焉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B.又可冀其成立邪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D.未可以为信也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B.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继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唉!难道是真的这样吗?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D.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10.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抢地;四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D.全文贯注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11.作者在祭文第八段中回忆叔侄二人在往来书信中讨论侄儿所患软脚病一事,作用是()A.探究侄儿的死因。B.根本不相信侄儿死于软脚病。C.对侄儿是否死于软脚病仍持怀疑态度。D.对没能重视侄儿所患疾病的追悔莫及。12.作者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这话表达出怎样的心境?()A.作者表示不再想活着了,愿与侄儿同去。B.作者表示不想在人世间再追求什么,只求把儿女抚养成人而已。C.作者表示以实现侄儿遗愿为自己最终心愿。D.作者看到侄儿的死,深感活在世上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二.简答.翻译题:13.祭文开头一节叙写身世.家世的不幸有什么作用,请分两点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