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 《祭十二郎文》 同步练习1.doc
上传人:Ch****9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 《祭十二郎文》 同步练习1.doc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B.不省所怙(父母)C.其又何尤(怨恨)D.止(停止)一岁解析:选CA项,“比”解释为“近来”;B项,“怙”解释为“依靠”;D项,“止”解释为“住”。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吾与汝俱少年B.几何不从汝而死也C.又可冀其成立邪D.而汝报无涯之戚也解析:选DA项,“少年”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指十到十五六岁。B项,“几何”古义:过不了多久;今义:几何学的简称。C项,“成立”古义:成长立业;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就派建中去祭奠亡者,处理善后遗事,弥补自己的过失,告慰死者之灵。B.“吾行负神明”“不孝不慈”,既表现了作者的迷信思想,又表达了作者对十二郎深深的愧疚之情。C.十二郎之死对作者打击巨大,他精神恍惚,无法做官,因此只好辞官“归田”,悉心培养后人。D.“呜呼”“呜呼哀哉”这些感叹词的运用,深深地表达了作者的愧疚之情和对亡者的哀悼之情,照应了开头。解析:选DA项,文中没有“自己年事已高”这样的信息;B项,“表现了作者的迷信思想”不恰当;C项,“精神恍惚,无法做官”与原文不符。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译文:(2)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译文:(3)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译文:参考答案:(1)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2)从今以后,我已经没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3)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解析:选BB项,益:动词,扩充,增强。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解析:选D①讲的是苏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②是说苏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苏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④说的是苏涣爱惜人才。③⑤⑥都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