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字4》优秀教案《数字4》优秀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字4》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数字4》优秀教案篇1设计背景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4,理解4的意义。2、幼儿根据数字4,拿出相应的食物,激发幼儿学习兴趣。3、幼儿能够顺数1-4。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幼儿数物拿出对应的数字。活动准备1、多张数字卡1、2、3、4;2、卡卡熊图片和生日蛋糕、蜡烛;3、图片小鱼、萝卜、青草、骨头;4、图片小鸭、小白兔、小羊、小狗。活动过程一、课前活动:手指游戏二、情景引入、教学内容:卡卡熊过生日三、新课教学1、出示卡卡熊过生日收到的礼物(小鱼、萝卜、青草、骨头)2、请小朋友点数以上物品的数量。3、教师小结。4、出示图片小鸭、小白兔、小羊、小狗,幼儿操作。(小动物喜欢吃什么食物,用数字几表示。)5、教师再小结。四、游戏1、师幼儿互动,教师说,幼儿对数,找数。2、幼儿互动。教学反思认识数字4是一节园本教研活动课。备课前我考虑较多的是幼儿的倾听力和注意力,怎样设计才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可达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我抓住幼儿好动好玩喜欢小动物这一特点,设计较多的动物图片、食物卡片、游戏等来辅助教学。上课的时候自己感觉还好,可是课后一想,与老师们的交流,觉得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首先,活动环节缺少课件,如果运用课件教学,图片的展示就会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在慌忙之中板书稍乱了点,幼儿在看我展示图片时视线零乱,幼儿注意力分散,没有很好的跟着我的思路走。其次,幼儿生性好动,在幼儿操作互动环节欠缺完整性,没有面面具到,只能顾及个别。最后,在第三环节的第4环节中,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语言上缺乏引导性,使幼儿在操作上处于零散状态,没有更好的提升幼儿的思维发展空间。还好的是听课的老师和有经验的老师对该节课的设计环节、教师的语言表达与归纳、师幼的互动、幼幼的互动环节上还是给予肯定的。如果我重上这一课,我会再次理清教学思路,把我自己的反思、总结,教师们的建议再次进行提升。《数字4》优秀教案篇2一、设计思路:实验证明,3岁半是幼儿计数能力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掌握计数的过程是先口头说数,再按物点数,最后说出总数。教幼儿认识数字4,复习4以内数字的数数。教学的过程也遵循了先让小朋友口头说数,再说出总数,最后用变魔术(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按数字4取物,并且给予奖励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此课堂既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完成了数字4的学习,也激发了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活动目标:1、会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2、认识数字4,知道它代表的实际意义。三、活动准备:1、关于学习数字4的PPT。2、准备一个箱子,装有4朵花,4只笔,4个小兔子玩偶,4个小球等等。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4”,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黑板上这个数字4,你们觉得它长得像什么呢?”(幼儿:像红旗、小船、企鹅……)2、过程:(一)a、打开PPT,先放一张苹果的图片,提问小朋友有几个苹果;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再问幼儿;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继续问幼儿;最后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总数(4个苹果。)b、(放香蕉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手口一致点数4跟香蕉。c、(放草莓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请一位幼儿站起来数数,并说出总数。(说对了给予表扬,说错了就耐心指正。)d、(放西瓜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再请一位幼儿站起来回答。(二)a、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待会儿老师会说一个数字和一样东西,请小朋友仔细听好了,老师会请一个厉害的魔术师来变魔术啦!b、教师:“四只兔子!”(请一位幼儿上台,去魔术箱里找四只兔子并拿出来,边拿边数,教师可以在一旁给予提示。幼儿拿对并且说对了的话老师奖励一朵小红花。)c、教师继续:“四只笔!”(方法同以上)d、教师再继续说:“四朵花!”(方法同以上)e、(教师观察幼儿学习的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或幼儿的兴趣来决定请几位幼儿上台尝试。)3、结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4,小朋友们都学习的非常好,也非常积极,所以老师要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送上一朵小红花。五、课堂延伸:要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复习数字4和4以内的数数,第二天来幼儿园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数字4》优秀教案篇3学情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在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具体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