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城市环境构成与城市生态危机1环境要素: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诸方面。2环境的属性:最差限制律:整体环境的质量不是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的控制。环境整体大于诸要素之和:环境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环境的总体效应,这种总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的质的飞跃。相互依赖性:环境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3环境质量:一般是指一处具体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于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对环境要求的,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城市环境具有独特的性质:1环境具有历史性。2环境既具有城市居住环境所显示的区域性,也具有与宇宙或地球相关的连续性。3环境既具有共同性,又有非排他性。4城市环境具有耐久性。我国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汽污染加剧,酸雨危害严重。2城市垃圾处理利用率低。3大江、大河城市段水质恶化。4噪音污染大,人均绿地少。城市环境恶化的原因:1城市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2某些经济政策上的失误,导致了城市病的加重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恶化4资源的低价分配方式对城市生态的影响5土地无偿使用带来的城市问题6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第二节城市环境的经济学分析城市环境问题按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几类:1由自然原因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2由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次生环境问题,即环境经济问题。3如果把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问题称为传统污染,那么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造成的社会环境问题(或第三类环境问题)可以称为现代污染。如图所示,市场判断的均衡点以Q1为依据,而理论上最优点在Q2,两者之差即为表现为外部不经济性。福利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一种商品的生活消费会带来一种无法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成本,就会产生一种“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城市环境的外部性分析:城市环境的属性决定了城市环境具有典型的外部性效应。城市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公共物品问题是外部性的一种,是极端形态的外部经济。所谓公共物品就是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点。城市环境问题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表明,城市环境这种公共物品无法通过等价交换的机制在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如果采用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进行环境供应,势必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这就是在城市经济运行中产生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城市环境治理的对策: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就是要使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可以采用市场性和非市场性两种治理方法。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性方法是对市场机制利用最充分的环境保护政策手段,也就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权交易的非市场性的经济刺激方法是通过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向使用环境资源的企业或个人征收一定的费用,它是非市场经济手段中应用最广泛和最典型的一种。第三节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2生态城市的运行方式是高效的循环经济3生态城市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4生态城市的根本目标是社会的整体效益5生态城市的未来趋势是区域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