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学设计编辑最新精选.docx
上传人:思洁****爱吗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暮江吟》教学设计编辑最新精选.docx

《暮江吟》教学设计_8.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暮江吟》教学设计《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两幅画面:残阳斜照和新月明露。其中“铺”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夕阳的柔美,而“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动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怜”一词恰恰表现了诗人对夜凉如水,“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一静美景色的热爱和留恋。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内容,讨论解决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3、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学课外古诗,积累古诗,感受古典文化,弘扬古典文化。设计理念这首古诗文字浅显,意境优美。鉴于这是我校《大班额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这一实验课题的研讨课,因此,教学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诗歌内容,突破学习难点;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完古诗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欣赏古诗、自学古诗的活动,旨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自觉弘扬祖国灿烂文化。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诗人白居易的图片、资料。教师准备:录音带,教学挂图,写有《忆江南》和学习目标的投影胶片。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在课内和课外背诵了许多古诗,其中大量是写景的诗,能背几首吗?大家喜欢怎样的方式学古诗?这节课我们就以同学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暮江吟》。2、解题:读题后说说题目中自己理解的字和不理解的字,(重点理解“吟”)再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3、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谁来介绍介绍。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他有个师傅叫顾况。二、初读感悟。1、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这就是《暮江吟》,每一首写景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放配乐朗诵磁带,生想象画面)2、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生汇报)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也去美美地读一读。4、汇报朗读。(指名读诗)(齐读)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1、同学们读得真好,学习一首诗只读好就行了吗?(根据学生的思路)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了解诗歌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讨论中来领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出示合作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弄懂的问题。(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生自由学习讨论)2、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1)理解诗意: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2)相机引导: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很柔美。)能读出来吗?(生读)(3)那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生汇报)(出示挂图)欣赏“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当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