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94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ppt

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校本教研引领教师走向研究之路一、引言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是一种“草根化”的教学研究。草根化是一种比喻,表明校本研究是一种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它成活的土壤是学校的教育实践,它与学校的生存发展,与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相关,富有鲜明的本土化、校本化的特征。它像草根一样,虽然平凡而普通,但给点雨水就成活,给点阳光就灿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生长力和亲和力。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终身学习时代的教学生涯与教师教育》文件中指出“三个必须”——必须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必须与知识、工具和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必须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自上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第一个正式肯定“教师专业化”的官方文件后,教师专业化成为二十世纪后期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跨入新世纪,特别是2001年我国推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专业发展在促进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因此,培养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教师专业化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之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我国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而在国际上,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质,认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第七项建议就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明确了“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美国霍姆斯小组(HolmesGroup)在《明天的教师》(Tomorrow’sTeachers,1986)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放在教学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来实现。”它强调专业发展要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境,要与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相关。世界教师教育的新理念是:“学校既是教职员工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发展的地方;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培养教师、促进教师发展的场所。”教师专业化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这是一份迄今为止最明确地界定了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文件,它明示了如下制定专业化量表的基本准则:1、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作出相应的措施;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的方法;公平对待学生;教师的使命不停留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2、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理解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如何组织、如何同其他领域的知识整合的;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把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形成达到知识的多种途径。3、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探讨适于目标的多种方法;注意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化学习;鼓励学生的学习作业;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重视第一义目标。4、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作出困难的选择;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要实现“六鼓励”。鼓励教师进入现场研究鼓励教师发现隐性知识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与研制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三、什么是校本教研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