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前途.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垄断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前途.doc

垄断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前途.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垄断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刘晓渊博罗县地税局前阵子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银行业乱收费将被整顿的消息着实会让大家些许有些安慰。但是大众对于垄断行业与民争利、获得不正当的高利润的行为早已经是深恶痛绝。难怪有些银行高管在亮丽的成绩单面前说出来了“银行利润高的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公布了”之类的笑谈。垄断本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形成的,意在排斥竞争,获得高额利润。市场竞争必然会造成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故而会使得有的企业发展壮大,在一个区域(小到一个村落,大到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市场份额占有重要的地位。还有一种垄断即国家垄断,即国家将某一个行业的经营权交给一个或是几个国家特许的公司来经营,从而不用靠提高技术和管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前者主要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公司,后者主要是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诸如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之类的国有公司。垄断企业的危害世所公认,已经为国民所不能容忍,因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公众的压力之下,无不采取极为严厉的监管之法对垄断企业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垄断企业依靠自身的垄断地位排斥竞争、操纵价格就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反垄断法这柄达摩克利斯利剑来加以惩戒。正因为此,我们才会看到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公司被处以巨额罚款,甚至强行拆分。也正因为此,才能将垄断所带来的负面性降到最低,降到公众可以接受的程度。反观我们的垄断国企,在政府的眼里,她们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柱石,是全民所有,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企业。使得国家能够掌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控制权,也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力量。因此为各级政府所看重,在某一行业或领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有着巨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国企的老总通常都有着耀眼的光环,拥有着相当的政治地位,向社会提供着十分重要的产品。按理说,大家应该对国企的地位和影响力坦然接受,对国企提供的产品心怀感激,对国企从业者以至精英高管十分尊敬甚至感恩戴德。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大家都国企提供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的垢病近年来有种十分强烈的反感甚至愤怒,对国企从业者尤其是高管丰富的收入及福利待遇十分不满,对国企与民争利的行为充满忿懑。在大众看来,国企已经成为垄断的代名词,凭借着国家赋予的种种优惠政策排斥竞争,提供大量低质高价的产品和服务,凭借特权为所欲为,与民争利。已经成为一支特殊的利益集团。大众对其深恶痛绝。在中国,我们要忍受两桶油的涨快跌慢,要忍受上网费用比欧美日韩慢的多但是贵的多的带宽,要忍受通话服务的漫游费这个在别国不存在的收费。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的话,不光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完善,不利于民生的改善,最终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这种不利的政治后果,一方面是公众对于垄断企业的反感会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不是真正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丧失信心,丧失人心会直接动摇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基础,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政治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官员的十分慎重的关注。另一方面,垄断企业会极力想维护自身的这种垄断地位,轻松获取超额利润,而不思改进技术和管理,降低成本,从而提供更多更好更符合需要更合理的价位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极力阻止针对自身的改革,将垄断进行到底,沦为改革的强大阻碍力量,绑架公共政策。这个也是需要引起决策者警惕的。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拿出当年改革的魄力,找准垄断企业改革的着力点、突破口,加快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就是要一,梳理现有国企的性质,将国企业按从事的行业进行分类,对从事社会公益性事业的企业要果断放弃其经营收益,恢复其公益性,如供水、供热、供电、公交等,对从事经营性的国企,则要严格其成本控制,规范内部管理。二是要下决心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促使其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降低产品有服务价格。三是要加强监督,严格惩处机制。尤其是健全内外部监督,对于违反市场经济的行为进行曝光,对存在的腐败浪费及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恢复公众对垄断企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