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贸易条件的涵义第二节贸易条件决定理论第三节贸易格局与贸易条件的变动第四节关于不平等交换问题的理论第一节贸易条件的涵义一、贸易条件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1、定义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2、表示方法贸易条件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当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了。●二是用贸易条件指数表示。所谓贸易条件指数就是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二、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及其意义贸易条件优劣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评价。贸易条件指数主要有三种,分别表示不同意义的贸易条件: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如果用Px表示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用Pm表示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T表示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则:T=(Px/Pm)×100▲当T>100时,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当T<100时,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少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恶化商品贸易条件指数计算举例:例如:假定以1980年为基准年(基期),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也是100。1990年底该国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该国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T=(95/110)×100=86.36T<100说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恶化注意:①、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有效性只限于不发生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内②、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动只反映贸易条件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它不能表示贸易条件是否合理。③、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要做出合理的判断,还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具体分析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把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同要素生产率指数结合起来的一种贸易条件指数。在考察要素生产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时,我们分别从出口商品生产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以及进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两个角度来考察。因此,要素贸易条件也相应地分为两种:(1)、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2)、双向要素贸易条件指数(1)、单项贸易条件指数单项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用S表示单项贸易条件指数,Zx表示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则S=(Px/Pm)×Zx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计算举例:例如:假定1990年底该国的出口价格指数比1980年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比1980年上升10%,为110,而出口部门的生产率从1980年的100上升到1990年的130,则该国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为S=(Px/Pm)×Zx=(95/110)×130=112.27指数分析:在这个例子中,尽管从1980年~1990年该国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00-86.36)=13.64个百分点,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了,但是由于同时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30-100)=30个百分点,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大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的幅度,因此其要素贸易条件还是改善了。规律性认识:通过分析,我们可知:①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不一定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②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地降低商品贸易条件,还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大利益。③如果一国商品贸易条件下降的幅度超过了要素生产率上升的幅度,贸易利益就会减少。这时,随着贸易量的扩张,实际收入水平反而会下降,出现“贫困化增长”(2)、双向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双向要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还要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用D表示双向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m表示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那么,双向要素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公式为:D=(Px/Pm)×(Zx/Zm)×100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计算举例:还是根据前面的例子,已知:商品贸易条件指数T=(95/110)×100=86.36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Zx=130,现在,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1980年到1990年期间从100上升到105,则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为:D=(95/110)×(130/105)×100=106.92在此例中我们可以知道:虽然商品贸易条件为95/110×100=86.36,但由于出口商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