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控和护士职业防护PPT课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院感控和护士职业防护PPT课件.ppt

医院感控和护士职业防护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院感控和护士职业防护需要各位了解的主要内容: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部分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回放医院感染爆发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国内外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美国每年发生200万起医院感染事件,其中有8万人死亡,每年造成超过4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损失。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医院的消毒和灭菌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环境类别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我院常用灭菌方法我科易忽视的问题手卫生全球洗手日_每年10月15日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干手措施医务人员擦手方式调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合理的洗手设备什么时间洗手?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保护你的双手特别提醒如果保护不得当-你的双手使用符合自己的护肤品---有效保护您的双手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容量达3/4时必须及时扎紧或密封,暂存于专用周转箱内;包装袋污染或破损时,必须再加一层清洁的包装袋;容器(不包括利器盒)必须及时清洗消毒;利器盒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丢弃损伤性医疗废物。禁止回套、禁止手取、禁止损毁、禁止插入输液瓶橡皮塞等。护理职业危害与防护什么是职业暴露经血液传播疾病和化疗药物伤害是护士工作中主要面对的职业危害。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同时大量研究证实,化疗药物对操作人负可能产生潜在的职业危害。目前,医护工作者防护意识极度缺乏,职业暴露危险普遍存在。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职业暴露已经近在眉睫!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2、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容易受到抗肿瘤药物毒性潜在的职业危害。3、转运病人、给病人翻身可能导致护士腰背损伤。4、身体长期固定于某一姿势可能导致配合手术护士患颈椎病。职业性接触病人的血液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2、丙肝(HCV):基于有限研究: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的感染率是1.8%、通过血溅而引起感染的感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3、艾滋病毒(HIV):被含有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0.3%;被含有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腔平均感染率0.1%,含有HIV的血接触到皮肤上的感染机率估计小于0.1%,少量的血液接触到皮肤可能不会引起感染。护士职业防护现状易被刺伤的情况: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在黄色利器盒里。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应急事故紧急处理程序伤口的处理(3)再用碘酒或酒精冲洗消毒伤口(可在所处科室接受处理);(4)报告感染管理科备案;进行预防接种,跟踪随访,以便进一步给予干预治疗!填意外损伤报告表。报告护理部备案。皮肤污染:污染部位用肥皂水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例如70%乙醇或皮肤消毒剂。针刺伤(加药时):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建议尽可能挤压伤口,然后用水冲洗。眼睛溅入液体: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且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衣物污染1)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2)将已污染的隔离衣及手套放入专用容器;肥皂液/流动水清洗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怎样预防职业性血液接触?手套的使用接触到任何血液后,你应该:乙肝疫苗注射是最安全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你应该早就打过乙肝疫苗针)丙肝--没有疫苗。也没有补救措施来预防;不主张用免疫球蛋白。严格进行感染控制的原则和操作是必要的。艾滋病毒--没有疫苗。可用免疫球蛋白!什么时候开始补救治疗?再次提到洗手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3、护士对血液、体液传染的防护:切记,只需0.004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