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络安全班会课教案.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网络安全班会课教案.docx

最新网络安全班会课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安全班会课教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班会课教案授课时间:9月25日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进度:正常授课班级:高一(14)班授课老师:马妍背景:网络的便捷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但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学生造成伤害,网络的通畅发达同时也给不法分子进行网络犯罪带来了途径,因此,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尤为紧迫。目的:通过班会,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上存在的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的利益,理智地对待各种诱惑,科学冷静地看待各种谣言,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尤其注意不能沉迷网络游戏。主要流程:对于网络的便捷性,大家发表意见;老师:在屏幕上展示出各种常用Logo,并让大家回答平常会利用网络干什么。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既然网络如此便利,带给我们这么多好处,那它是不是就完全没有害处呢?”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幅漫画。"从漫画体会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老师:“从漫画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问题。分析三个不同案例:兼职诈骗,网购诈骗和游戏诈骗;老师:让学生看案例,分析受骗原因,再给出温馨提示,提醒学生要小心谨慎,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验证码,不要随便告诉别人。分析传播谣言的犯罪案例;老师:先给一幅漫画《西游篇之传播谣言》,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图中的猪八戒在干什么,他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通过讲述哈理工李炳鑫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谣言的可怕性。分析两个传播谣言而得到行政处罚,行政拘留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播谣言的严重性.最后给学生展示《治安管理处罚法》,告诫学生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分析过度上网的坏处;老师:展示过度上网的三大坏处并提醒学生要适度上网,文明上网。集体宣誓;老师:展示上网的“五要五不",让学生集体朗读。学生:集体朗读。班主任小结;网络的发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我们要利用它好的一面,同时又要时刻提防网络诈骗,用科学理智的思维看待谣言,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还要切记不能沉迷于网络,适度上网,文明上网。今天的班会课结束。网络安全主题教案(一)廉江中学宋文军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2、让学生加强对不良网上内容的抵抗力。3、正确对待互联网,做健康阳光青年。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互联网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正确利用网络。教学难点:提高网络自制力,让学生有节制的上网.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讲法.教学时间:1课时导入语: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迷恋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在网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一、认识网瘾,拒绝网瘾1。网瘾是什么?“网瘾"可谓互联网成瘾综合征。即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痴迷。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行为发展的终结。心理学认为网瘾是一种精神病;而心理老师认为网瘾是正常人出现的心理问题(特例除外)。网瘾具体可分为网络交际瘾、网络色情瘾、网络游戏瘾、网络信息瘾和网络赌博瘾等类型。2、网瘾的危害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可导致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产生极大的影响。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最为直接的危害是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会发展到逃课、辍学。网络中各种不健康的内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过分放纵,使法律及道德看念淡薄,人生观、价值看扭曲。患有网瘾青的青少年,为了能上网,他们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不惜丧失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向人乞讨,在外借钱,在家欺骗父母,甚至会发展到偷窃、抢劫,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及早预防,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染上网瘾的孩子多半是自制能力差,内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