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和严格教育相结合.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赏识教育和严格教育相结合.doc

赏识教育和严格教育相结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赏识教育和严格教育相结合教育孩子之我见在教育有十八般武艺中,适度的赞扬可以巩固孩子的自信心,而科学的惩罚(注:不是体罚,最好的惩罚是让孩子自己惩罚自己),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是教育的两个轮子。学习的本质是艰苦的,是“先痛然后快乐”式的不断自我更新。严格教育”当然不是教条,更不是单纯的控制,而是抓住孩子愿意做的事情、正确的事情不放松、不打折、不妥协,抓出实效。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的成长一定要有个阶梯目标,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很艰苦的。孩子进步是需要教师、父母的关心和帮助的,甚至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有的父母不了解这一点,平时不关心孩子,只是期末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时,轻则批评,重则动手。他们不了解的是,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想好的而苦于没有办法,做为父母应该具体帮助孩子生成目标、多想办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孩子学习好的根本。当然,孩子要改变自己,也一定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在人的知识和品德成长上想要不劳而获、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要鼓励孩子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这样才能尽快成长发展。可见,对孩子的学习指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情、情理交融、深人心灵。作为父母,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坚持对孩子的信心和期望,更要尊重信任,宽容期待,肯定能获得成功。生活需要聚焦,发扬优势,重点突破,发掘优势、重点突破既能取得成绩,又可以带动人全面发展。培养某一方面兴趣,突出爱好某一内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它既可以形成学习优势,又可以开发学习潜能。孩子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得到展示,受到肯定,对孩子来说,都是他成长上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性发展。孩子一定要学会突破。人成长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努力从某一方面有所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更快成长。认识自己的优势,把握自己的优势,并把这些优势作用在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上,这样的人是高水平的人,是现代化的人。跟孩子亲切、自然地在一起聊聊在自然、亲切的谈话中,父母很容易发现孩子学习的特点、优势,也容易发现孩子学习上的问题,给予孩子具体指导和帮助,这样,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开发潜能大有好处。“三个保证”的学习协定:一是保证定时学习。孩子学习时间“神圣不可侵犯”,家里事情尽量不打扰孩子学习,表明全家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二是保证专心学习。学习前要准备好全部学习用具,学习时要专注、认真地学习。三是保证积极学习。就是学习时态度要积极、热心,讲究效率和收获。开始时我们是互相合作、互相督促。孩子有了行动,有了进展,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不断强化,稳定升级。现在有些家长认为:不能再让孩子吃我们那个年代的苦了,该满足他的都满足了,但我个人认为,穷也三代富也三代,就算你这代吃好喝好,还有下一代再下一代,让孩子学会吃苦,学会自立,不仅仅只是教育现有的这个孩子,还有这个孩子要教育下一代的孩子,再教育下一代的孩子,自立自强也可以树立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不会吃苦,不会自立的孩子,长大了,要做的体贴别人,孝敬长辈,我看有点难。再说,也有一部分人的财源来路不正,一旦东窗事发,孩子两手空空,怎么自立,让孩子生活富裕也要让孩子思想富裕,不会自立不会吃苦,就无法建立自己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赏识教育的奥妙就是寻找幸福感,关注生命状态本身,关注人的幸福快乐。生命成长的最终目标是幸福感。“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这两种教育方法其实并不矛盾,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两者并用才是完整的教育。如果家长批评了孩子,孩子能够乐于接受,认为家长像朋友一样,“看得起”自己,这就是赏识教育的成功。“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优点。有的孩子调皮好动,但爱动脑筋,有很强的思维想象能力。有的懒惰贪玩,可是头脑灵活,心思活络,动手能力很强,有的脾气倔强,爱钻牛角尖,但做事很有毅力,完不成任务决不罢休。要赏识这些并不出色的孩子我该如何做起呢?我认为首先应接受孩子的全部,其次重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最后多加以鼓励和表扬。就象照镜子一样,在我的赏识和赞美声中,这些处于弱势的孩子们,渐发现自己的美好形象,他们不再自卑,不再胆怯,对自己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