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doc

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郫县招生考试网(HYPERLINK"http://www.pxzsksw.com/"www.pxzsksw.com)════════════════════════════════════════════════════════════════════郫县招生考试网(HYPERLINK"http://www.pxzsksw.com/"www.pxzsksw.com)-本套试题共分NUMPAGES3页,当前页是第页-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教育学A试卷(课程代码6601)单选题在教育活动中,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的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师2、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民展学说B。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说C.社会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D。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3.影响人民展的因素中,有一种因素属于自然的和生理的前提条件,它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4“教师要对学生行为有所帮助,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等”,这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A.客观B。理解C。敏感D。促进5.教师要解决学生人生方向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与改造,是由教师的什么角色决定的?()A.教师的“教员”角色B。教师的“领导者”角色C.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D。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6.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体现了其工作的()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效性7.学生的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民育期的阶段是()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8.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包括认知关系和()A.工作关系B。人际关系C。情感关系D。非正式关系9.学校的社会气氛可以简称为()A.校园环境B。校风C。班风D。教风10.人的基本生活技能最初来源于()A.家庭B。学校C。社会D。遗传11.下列不属于学校与家庭通讯联系方式的是()A.召开家长会B。传递书信C。打电话D。给家长寄送校刊12.在教学中,教师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为了了解问题的答案,便会对教师的讲解加以注意。教师的这种做法目的是()A.激发学生的求知欲B。提供教材内容C。变化教学情境D。给予学生反馈13.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技能的是()A.识字B。推理C。计算D。写字14.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观,下面属于实物直观的是()A.录象带B。图表C。标本D。幻灯片15.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全心全意各自的专长,这一个教学原则符合()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理论联系实际D。启发性16.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选择、领会、保持和()A.观察B。反思C。提问D。应用17.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前提是()A.实施指导B。制定计划C。了解学情D。反馈控制18.“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以形成学生完美的品格”,这一教育目标是()A.生理素质教育B。文化素质教育C。道德素质教育D。审美素质教育19.自尊感、荣辱感、友谊感、责任感,它的表现形式属于()A.道德知识B。道德行为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20.“身教重于言教”,是说明育人过程中()A.锻炼的重要性B。说服教育的重要性C。修养的重要性D。榜样和示范的重要性二、多项选择题21.应试教育的负效应包括()A.片面追求升学率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C.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D。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牢靠E。学校升学率高22、社会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包括()A.服务功能B。教育功能C。宣传功能D。经济功能E。协调功能23.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A.劳动经验要素B。认知经验要素C。审美经验要素D。健身经验要素E.道德经验要素2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包括()A.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B。学生的定型期望C。班集体的特点D.教师的行为方式E。家长的个性特征25.品德评价是品德教育的辅助方法,包括奖励和惩罚两种,下面属于奖励的是()A.赞许B。劝戒C。奖赏D。训导E。表扬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教育27.教学计划28.显性课程29.课堂教学30.道德意志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31.为什么说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简述其理由。32.简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1分)33.论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六、安例分析题(本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