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要点:§1引言放线菌概述§2海洋生物开发的基本概述§3海洋放线菌研究概述从有效的生物开发角度看,许多问题值得重申和更新。取样海域的深浅与否与假设有关该假设认为:浅层海域的取样的情况受制于陆地地表径流来源的菌株的情况但目前以在表层海水中发现许多新的属(Serinicoccus,Demequina)人们普遍认为放线菌在很大意义上与海洋沉积物有关,或是存在于无脊椎动物共生体中。而浮游生物式的生存方式相当少见。但最近的研究确发现某些放线菌会对深海对流或病毒的作用敏感。因此我们还需更全面地理解海洋动力学和海洋生物学。在海洋放线菌生物地理学方面仍存在问题。总的来说,大量研究均支持自由存在的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的假说。同时认为这种空间分布多样性反映了环境选择。但总之,过去几年来我们已在分离海洋沉积物来源的放线菌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图1)§4生物开发机遇的最大化§4.1生态生理学对因过度稀释(导致的环境样本几乎被消除)的培养条件的改进使用微胶囊化细胞,并向其中灌注模拟天然成分的培养基(如海水、沉积物等)。此法可使来自于同一样本的104份分离产物得以再现。对过低营养物浓度的培养条件的改进涉及多次向海产琼脂上或向无菌海水稀释液中压加(pressing)干燥的沉积物。显著特色就是通过延长培养时间使生长较慢的细菌能得以检测到。对病毒数量过少的培养条件的改进病毒感染为培养假设的数量较少的放线菌种群提供了更多机会。研究表明,对病毒的控制可从广义上操控,而非局限在毒力的菌株水平上。§4.2本土性§4.3共生§5技术的革新§5.1生物信息学§5.2代谢产物特征分析§5.3基因组学机器人平台技术和自动筛选技术——为基因组大规模筛选提供补充和完善群落自动采集和分离技术联合高产基因组消除复制技术——产生分类学上独特的放线菌文库微阵列技术——能够大量筛选感兴趣基因载玻片技术——能够在发酵之前建立起具有目的基因的菌株的次级文库PCR和测序技术大规模发酵过程中的理化筛查技术基因敲除体外重组同位素遗传分析法§6正确认识机遇§7结论及未来展望ThankYouForYour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