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隔离技艺在豆类精细制作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膜隔离技艺在豆类精细制作中的运用.doc

膜隔离技艺在豆类精细制作中的运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YPERLINK"http://www.filter.org.cn"中国过滤与分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www.filter.org.cnHYPERLINK"http://www.filter.org.cn"中国过滤与分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www.filter.org.cn膜隔离技艺在豆类精细制作中的运用传统油脂生产工艺中的不足①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工艺粗糙,油脂损耗大,所得精炼油中磷脂等物质较多,品质较低,货架期短;②二蒸(80)、汽提(105)的高温导致了磷脂的部分褐变,提取磷脂纯度低,有异味,经济价值低;③用碱炼方法才能脱除脂肪酸,产生了大量的碱炼废水;④碱炼废水BOD、COD含量较高,久置易产生异味,生化处理不理想,HYPERLINK"http://www.ehuanbao.net/news/html/Policy/7433.html"\t"_blank"环境污染严重。新工艺的特点①新工艺中用膜除杂,膜分离代替离心分离既可降低能耗,又可取得良好的除杂、分离效果;②用酶解法去除二蒸油中的残余磷脂,省去了原工艺中的水化脱胶、碱炼脱酸等工序,杜绝了废水的产生;③粉末磷脂未经高温处理,保留了天然生物活性。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工艺中的不足现行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工艺所得的产品品质不高,市场价格较低,大量乳清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且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如大豆低聚糖等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新工艺的特点选用超滤膜作为一级膜,拦截8000分子量以上的蛋白,以除大杂;纳滤膜为二级膜,回收功能性低聚糖;反渗透RO为第三级膜,截留氨基酸、无机盐等,使98以上的水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或回用于碱溶工序。微滤膜的选择微滤过程的原理与滤布或滤纸分离悬浮在气体或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筛分过程)原理几乎是一样的,只是膜过滤所截留的微粒尺寸更小,效率更高,过滤的稳定性更好。微滤过程与常规过滤相比,微滤属于精密过滤,其截留的微粒尺寸范围狭窄、准确,是常规过滤过程操作的延伸。一蒸油中的杂质主要是纤维素、饼粕粉末以及少量泥沙等不溶性固体,其粒径和分子量相对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较大。投料一蒸油200kg,操作压力0.2MPa,温度45,流速70L/h,分别过0.5、1.4、2.4m型号的膜,其平均膜通量为228、432、578L/(m2h),选用孔径为24m的无机陶瓷膜作为微滤膜,其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微滤膜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由可以看出,混合油的膜除杂过程中膜通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但衰减到200L/(m2h)时,逐渐变得比较平稳。过膜后所得混合油清澈透明,除杂效果好。因此,用膜进行混合油分离除杂是可行的。超滤膜的选择超滤介于微滤和反渗透之间,截留蛋白质、酶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及胶体,形成浓溶液,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及浓缩的目的。磷脂在正己烷等非极性溶剂中会形成分子量超过20000、尺寸20200nm的胶束[5]。投微滤膜滤液180kg,操作压力0.8MPa,温度45,流速70L/h,分别过5、10、20、50K型号的膜,浓缩10倍停机取样,其比较结果见。选用20K膜浓缩粉末磷脂,5K膜提取溶血磷脂,其20K膜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