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言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墨西哥進行了全面的市場化改革,大力推進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全面私有化。市場化經濟增長穩定提高、財政赤字消失以及通貨膨脹率穩定下降等。市場化改革和經濟狀況被國際社會普遍看好,從而吸引大量外資湧入。大規模的資本流入增加了外匯存底,但經常帳持續嚴重的逆差卻不被關注。1994年3月,墨西哥革命組織黨的總統候選人遇刺,使人們對墨西哥政局的穩定產生了懷疑,面對外匯存底的潛在流失,墨西哥發行Tesobonos來應對。1994年12月底,國外投資者持有的Tesobonos達到170億美元。同時,國內投資者也購買了大量Tesobonos。1994年的最後幾個月,進一步發行Tesobonos也不能彌補,資本外流愈加凶猛,政府在兩天之內就失掉了40億~5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12月22日,外匯存底幾近枯竭,降到了低於1個月進口額的水平,最後墨西哥政府被迫宣佈新披索自由浮動,新披索貶值65.8%。在匯率急劇下跌的同時,墨西哥股票交易也崩潰了。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後,其主要貿易夥伴是美國等少數國家。與富裕的鄰國進行自由貿易給墨西哥帶來了空前的貿易危機,從而使得墨西哥的外匯存底枯竭。原因1.金融市場開放過急,對外資依賴程度過高2.政局不穩打擊了投資者信心。3.忽視了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的聯動性,金融政策顧此失彼影響對本國對他國在股市暴跌中,投資者從阿根廷抽走資金16億美元,從巴西抽走資金12.26億美元,相當於外資在巴西投資總額的10%,整個拉丁美洲證券市場損失89億美元。墨西哥鄰國的美國受到巨大衝擊,美國在墨西哥的200億美元股票就損失了70億美元,加上披索貶值,損失近100億美元。政策對本國2.推進結構性改革,提升競爭力的墨西哥私營部門墨西哥總統塞迪略表示將提出憲法修正案,允許私人投資在鐵路、衛星、電信部門開放競爭,增加外資參與國內銀行體系。墨西哥政府強調,它承諾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3.針對短期投資者的關注,建立一個連貫的浮動匯率制度與全球領先的投資銀行,以解決懸而未決美元計價的公共債務(Tesobonos),創建一個披索期貨市場,建立緊縮性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貨膨脹。墨西哥政府尋求外部支持,以加強投資者的信心,促進永續發展外匯市場。對他國北美自由貿易區和墨西哥金融穩定對美國經濟極為重要,柯林頓政府於是決定從美國340億美元的外匯穩定基金中提出200億美元援助墨西哥政府,以挽救一瀉千里的披索。以美國為主的500億美元的國際資本成功地穩定了墨西哥金融危機。教訓墨西哥的金融自由化至少在以下兩個方面加速了金融危機的形成和爆發:1.銀行私有化後,由於政府沒有及時建立起正規的信貸監督機構,銀行向私人非金融企業提供的信貸大量增加。2.1989年取消資本管制後,包括投機性短期資本在內的外資大量湧入墨西哥,占同期流入拉丁美洲地區外資總額的一半以上。其次,政府認為如果外資流入量減少,國內投資就會隨之萎縮,進口也會減少,經常帳赤字就自然而然地下降。所以政府對經常帳赤字持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然而,事實證明這是不正確的。1.大量外資的流入有可能提高本國貨幣的幣值。2.只有在外資被用於生產性目的時,資本流入量的減少才能影響國內投資的規模,進而達到壓縮進口的目的,使經常帳狀況得到改善。在墨西哥,大量外資被用於進口消費品。消費的性質決定了這樣一個難以扭轉的趨勢,雖然用於進口消費品的外資減少了,但其他形式的資金會取而代之。因此,外資流入量的減少並非永遠能夠控制經常帳赤字。4.外資流入量的減少對所投資的工程帶來不容忽視的副作用。投資者以更高的代價籌措其他形式的資金,或延遲工程的完工日期。因此,墨西哥在爆發金融危機之前,經常帳赤字已達290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8%。啟示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以來,新興市場成為國際資金青睞的目標,外資也一度成為墨西哥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墨西哥金融危機的產生與墨西哥政府金融調控失當有很大關係。該國實行將本幣貶值和自由浮動的政策,不僅未能遏止資本外流,反而使以外幣計價的債務負擔不斷加重。此外,墨西哥金融危機也揭示希望利用證券市場來吸引外資以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功效極為有限,發展中國家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要格外注重外資的構成和流向,同時注意建立本國的金融穩定力量,以減輕大規模外資所帶來的衝擊。結論造成墨西哥金融危機的原因,主要和墨西哥政府對於此次的貨幣危機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防範有相當大的關係。大量的外資用來資助消費,在湧入的外資中又有相當部分是組合性證券投資,並且與主要相關的各國中央銀行之間也無任何實質性的合作措施,以應付流動性資金流向的問題。一旦危機引發,只能望洋興漢,不堪一擊。而現在墨西哥主要的政府改革計劃包括降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