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诊疗学问诊概述第一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第二节问诊的内容6二、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感到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特点: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是医生认识分析疾病的重要线索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突出四要素: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如:恶寒发热头痛三天,伴咳嗽痰黄一天反复胃脘隐痛一年,加重伴呕血、黑便两天10五.个人生活史1.生活经历出生地,居住地,经历地;地方病、传染病。2.精神情志性急易怒者,常致肝阳上亢。3.饮食嗜好烟酒、肥甘、辛辣、生冷,烟酒记录每日量及持续时间,如吸烟20支/日,共20年。4.生活起居5.婚姻生育早婚多育易致肾精亏损。6.生长发育小儿分娩喂养发育早产儿第三节问现在症状(三)寒热的概念:寒——怕冷恶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者-外邪束表,卫阳被遏畏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能缓解者-阳气虚衰,失其温煦热——发热体温高:正气抗邪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体温不高: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体温在39度以上———阳热内盛,正邪相争潮热:按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之有时。微热:病人自觉发热,热度较低,体温不超过38度———正气不足(四)问寒热的注意事项寒热的轻重;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兼症情况。2、但寒不热病人只觉寒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见于里寒证。根据病势的缓急和病程的长久,可见两种:新病但寒不热——寒邪直中(实)久病但寒不热——阳气虚衰(虚)3、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的症状,见于半表半里证根据有无规律,可见两种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少阳证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4、但热不寒☆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者,见于里热证根据热势的不同,可分三种壮热:即高热——阳热内盛,正气不衰见于里实热证微热:即低热,根据临床表现、年龄的不同有三种微热——阴虚微热气虚微热小儿夏季热(或气郁、血瘀、血虚)潮热: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盛,如潮汐之有时潮热☆③阴虚潮热特点:“骨蒸发热”:久热不退,气血不荣,形体消瘦,热似骨髓蒸发而出者。机制:阴虚,阴不制阳,阳亢而热。意义:阴虚证二、问汗(三)问汗内容1里证辨汗:☆自汗:昼间汗出,动则尤甚--气虚、阳虚盗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止--阴虚、气阴两虚大汗:汗出蒸蒸,汗出量多--里热炽盛绝汗:病情危重,汗出不止-亡阴、亡阳战汗:病情严重,全身战栗,继之汗出-疾病转折点无汗:身无汗出-阳虚津亏2表证辨汗:表证有汗-外感风邪表证无汗-外感寒邪3局部辨汗头汗:汗出仅见头部——虚阳上越、湿热、热邪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邪气阻络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心肾不交、心脾两虚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阴经郁热阳明热盛中焦湿热(二)特殊汗出3.绝汗4.战汗(三)局部出汗3.手足心汗:(三)问疼痛的部位根据头痛的性质,确定病之虚实:头部胀痛、刺痛、绞痛——实证——六淫、痰浊、瘀血头部空痛、隐痛——虚证——精血亏虚2、胸痛3、胁痛4、脘腹疼痛5背痛——督脉损伤感受风寒风湿阻络6腰痛——肾虚、瘀血、寒湿7四肢痛——行痹--风邪偏胜着痹--湿邪偏胜痛痹--寒邪偏胜热痹--热邪偏胜8周身疼痛根据病程——新病--感受外邪久病--气血亏虚(四)问疼痛的鉴别要点四、问头身胸胁脘腹(三)心悸:患者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惊动不安,不能自主的症状.区别--惊悸:由惊而致心悸易惊,恐惧不安者怔忡: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者常见病证——营血亏虚阴虚火旺心阳虚心气虚水气凌心心血瘀阻(四)胁胀:胁一侧或两侧胀满不舒常见病证——肝气郁结肝胆湿热(五)脘痞:胃脘胀闷不舒——饮食伤胃脾胃虚弱(六)腹胀:自觉腹部痞塞不舒,如物支撑——脾胃虚弱食积胃肠、鼓胀五、问耳目(二)问目目痒——肝经风火上扰血虚目失濡养目痛——肝火上炎、风热上扰天行赤眼、阴虚火旺目眩——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船,或眼前有蚊蝇飞动——虚、实目昏——视物昏暗模糊雀盲——每至黄昏视物不清——肝肾阴精歧视——视物成二模糊不清不足六、问睡眠(一)失眠(不寐)(二)嗜睡概念:睡意浓浓,不由自主入睡病证:虚证——心肾阳虚中气不足正气未复实证——痰湿困脾七、问饮食口味(二)口渴不欲饮痰湿内停湿热内蕴热入营分水饮内停瘀血内阻(二)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新病——正气抗邪久病——脾胃虚弱湿邪困脾厌食:厌恶食物或恶闻食气生理——妊娠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病理——食滞胃脘脾胃湿热肝胆湿热消谷善饥:食欲过旺,多食易饥——胃火炽盛胃强脾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