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人民版 历史必修3课时巩固 专题5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1课.doc
上传人:小代****回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5春人民版 历史必修3课时巩固 专题5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1课.doc

2015春人民版历史必修3课时巩固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1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五第1课1.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两个高峰,分别是()A.20世纪5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B.“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后C.20世纪50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D.全面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因为“双百”方针提出,改革开放后因为“二为”方针提出,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两个高峰。2.毛泽东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这一发言应该是在()A.《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D.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下列对“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A.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C.政治上不同派别进行争论,自由发展D.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众多学说的自由讨论【答案】B【解析】理解“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含义分别是:“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和“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4.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其目的是()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B.繁荣文学C.继承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D.繁荣艺术【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双百”方针目的的掌握情况。繁荣文学艺术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5.下列文艺作品、电影作品、戏剧作品出现于“双百”方针提出后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据所学知识,①②③④均属于“双百”方针提出之后所取得的成就。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在刊物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材料二材料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4)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2)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了严重破坏和损害。影响: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3)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把“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认识“双百”方针的作用。(4)说明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能够吸取教训,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1.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驳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周恩来闻之,讲话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他辩护,我们应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周恩来的这些话()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B.说明当时国内人们不尊重科学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50年代文艺发展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了文艺、科学领域坚持双百方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