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专题1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是你****噩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专题1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测试卷(十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广东汕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24)东周时期,《春秋》等经传动辄将违反政治、文化礼仪的诸侯斥为蛮夷,就连卫、郑、晋、鲁等国也不例外,而一些边缘部族却因为做了符合周礼的事而被赞许为华夏。这反映了当时()A.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B.思想文化高度繁荣C.儒家维护礼乐秩序的愿望D.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解析:选C据材料“将违反政治、文化礼仪的诸侯斥为蛮夷……而一些边缘部族却因为做了符合周礼的事而被赞许为华夏”说明儒家维护礼乐秩序的愿望,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民族、文化交流,排除A项;材料将“周礼”作为思想的唯一标准不能说明思想繁荣,排除B项;材料“违反政治、文化礼仪的诸侯”说明各国处于分裂状态,排除D项。2.(2019届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24)韩非子在《五蠹》中把以往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实际上表明韩非子()A.认识到历史的变化B.要求继承历史传统C.要求国策与时俱进D.抨击社会礼崩乐坏解析:选C“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表明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政策,故选C项;“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但他之所以划分是为了区别不同的时代应有不同的政策,排除A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不能体现对传统的继承,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对社会的描述,不能判断社会的情况,排除D项。3.(2019届四川乐山一模,25)东汉自中叶以后,外戚专权,宦官祸乱,群聚京师的太学生目睹社会的黑暗,时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反对宦官专擅,纠劾奸佞。由此可见()A.东汉中央集权败坏B.太学生具有责任意识C.太学教育宗旨剧变D.东汉监察制度的缺失解析:选B材料体现东汉时期群居京师的太学生议论朝政、品评人物的清议现象,反映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太学生具有责任意识,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太学的教育宗旨剧变,排除C项;材料强调太学生议论朝政,与东汉监察制度缺失与否无关,排除D项。4.(2019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3)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在文帝和景帝的统治下,朝廷的博士制度仍被保留,但这些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这表明()A.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分歧大B.汉武帝赞成“儒学大一统”C.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巨变D.西汉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解析:选C由材料“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文帝和景帝时期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可知西汉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的发展而非治国理念,排除A项;材料强调西汉初年儒学的发展而非汉武帝对儒学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儒学的发展而非儒学的特点,排除D项。5.(2019届山西百日冲刺考试,26)“节妇”是宋代理学家们为妇女树立的道德楷模,但宋代法律不曾笼统禁止过妇女改嫁,《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夫之妇,而且这些条文全部抄自《唐律疏议》,无一字增损,无一字改动。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贞节观B.延续了唐朝以来的男女平等观念C.理学贞节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且依附于夫权解析:选CC项表述与题目中“但宋代法律不曾笼统禁止过妇女改嫁,《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夫之妇”相符,故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排除A项;B项表述与题目中“‘节妇’是宋代理学家们为妇女树立的道德楷模”不相符,排除;D项表述与题目中“《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夫之妇”不符,排除。6.(2019届百校联盟高三摸底,8)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A.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B.是西学东渐的产物C.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D.是理学思想的创新解析:选A“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打破了尊卑贤愚不可逾越的界限,“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表明强调的是自我价值,故A项正确;西学东渐是指受西学影响,材料没有涉及西学,故B项错误;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没有民主政治诉求,故C项错误;明中叶以后,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理学思想的创新,故D项错误。7.(2019届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做了区别,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