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docx
上传人:增梅****主啊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精选14篇)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读准“都、乘、笼”3个多音字。2.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教学重难点1.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2.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教学策略1.默读课文三年级的学生要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带着问题去默读。教师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默读课文时,带着问题默读,在默读中明白《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另外,要让学生学会根据文字想象画面。这是一篇如实描述民俗画的文章,文中还有两幅插图。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以读促理解。2.关注表达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学习第2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词句中学习,如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了形态各异的人,从中感悟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艺术宝库中还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3.理解“名扬中外”。“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世界闻名)板块二感知大意,检查生字词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语读正确。2.检查本课生字、新词。(课件出示新词)都城汴京故宫摊贩官吏形态各异毛驴一寸悠闲溜达马笼头拽住栏杆风貌惊扰一乘轿子(1)男女生轮流读。(2)对比识记“吏”与“历”。(3)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摊贩、都城、溜达。(4)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官吏、一乘轿子。(课件出示图片)(5)谁能读准它们?(指名读,齐读)3.小组合作,梳理内容。(1)和小组内同学交流你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2)合作填写《清明上河图》资料卡。(课件出示资料卡)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资料卡画名:______作者:_______年代:_______距今年数:______保存地:______尺寸:______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3)交流反馈所填的资料卡。4.交流反馈,梳理结构。(1)再读课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集中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第2~4自然段)(2)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3)指名交流。(4)教师适时归纳: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总体情况。第5自然段总结这幅画的历史意义。(5)总结学法:像课文这样的结构叫作总—分—总结构。【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及结构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自主构建。板块三交流反馈,体悟文情1.认真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说说《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1)学生自读圈画后交流。(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抓住句子“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感受画的特点。(3)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画面内容。(板书:人物众多、街市热闹、情景传神)2.作者是怎样把《清明上河图》介绍清楚的?学生自主阅读后交流。(1)聚焦“人物众多”。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众多的特点的?①请用横线画出总写人物多的一句话。(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②圈画出作者介绍的几种人物。③体会省略号:图画中只画了这些人物吗?④小结学法:围绕中心句展开,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具体介绍,这样才有血有肉,又不啰唆。(2)聚焦“街市热闹”。作者是怎样写出街市热闹的特点的?①指名交流。②出示课件。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③小结学法:作者选择街上挂着招牌的店铺,选择形态各异的人来再现街市情景,并合理安排画面上人的大小,表现了街市的热闹。(3)聚焦“情景传神”。作者是怎样写出画面“传神”的特点的?①选择桥北头的情景来写,写得活灵活现。②引导学生抓住“撞上”“拽住”“惊扰”等关键词体会。3.指导朗读第2~4自然段。板块四对照欣赏,拓展延伸1.欣赏名画:大家想看看这幅古画吗?你能从画中找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吗?(配古筝音乐,播放《清明上河图》全景图)(1)看后有什么感受?指名说。(2)学生交流。(3)教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