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训练.docx
上传人:玉怡****文档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强化训练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训练.docx

强化训练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训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化训练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C.元素符号是Ni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2、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内的气体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接通电源使用电烙铁发热,引燃红磷,使实验结果更精确B.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氧气浓度变化,Y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C.图2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温度升高所增加的气压大于氧气消耗所减小的气压D.图2中当反应时间为t1时才打开活塞K,看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3、高铁酸盐被科学家们公认为绿色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就是其中的一种,则在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2B.+3C.+6D.+74、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微观结构如下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D.在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35、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B.物质丁由原子构成C.丙中黑色小球代表的元素化合价为+2价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6、区别空气、氧气、氮气最好的方法是A.燃着的木条B.带火星的木条C.澄清石灰水D.比较密度7、下列古诗句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一石激起千层浪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D.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8、小铭同学化学笔记中有如下记载,你认为科学的是①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O2、CH4等;②污染空气的气体有CO、SO2、NO等;③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④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会引起酸雨;⑤煤、石油、天然气、酒精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⑤⑥D.全部9、下列成语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火上浇油B.百炼成钢C.滴水成冰D.杯水车薪10、《阳曲县志》记载: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进人新时代,未来五年是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关键时期,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B.加强废气处理C.露天焚烧秸秆D.垃圾分类投放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分别将表中所列物质放入上述两种液体中,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1—3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_________,核电荷数为7的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第二周期共有______种元素,该周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从左到右依次_________(填“递增”或“递减”)。(3)3号元素和11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__________数相同;周期表中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3、天湖中学的同学们学习了第七单元之后懂得了,氢气被称为理想的能源是因为______(一条即可),“釜底抽薪”能起到灭火的根本原因是______。4、指出下列物质物哪些是纯净物或混合物:(填序号)①液氮②稀有气体③洁净的空气④铁锈⑤石灰水⑥冰水混合物纯净物:___________混合物:___________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诺贝尔奖。(1)青蒿素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2)青蒿素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3)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6、王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1)图甲中,集气瓶中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2)t2时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__处。结合曲线,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