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溶解的量教学设计新建MicrosoftOfficeWord2007文档.docx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设计新建MicrosoftOfficeWord2007文档.docx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设计新建MicrosoftOfficeWord2007文档.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设计提交人:梁春琴提交时间:2017-07-21作业格式:2学段:初中学科: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册:九年级下目录:7.2物质溶解的量本次作业的主要知识点:(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知识与技能(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2、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知道溶液的溶解度来进一步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相互转化。(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学习内容分析:先从对溶解量及溶解性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开始。通过配制一定量和一定温度的糖水这个实验来引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虽然冲糖水是同学们都很熟悉的事情,但怎样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学生还是从未接触过的。再通过讨论、分析和归纳来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这样循序渐进可以降低学生对概念理解的难度。教学重点: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学生学情分析(1)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了解溶液溶解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策略设计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练习巩固信息技术运用说明本节课总体看,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三维目标,完成了本课的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充分的利用了资源,发掘了教材,更好的使用了教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活跃了课堂,教师真正做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注意采用实验演示的方式;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