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doc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概念教学难点为何用及如何用物质的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复习:如何用质量、体积等物理量来计量物质。提出问题:当知道物质是由大量的、肉眼无法分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之后,而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寻求一定质量与一定体积的物质究竟含有多少微粒?怎样才能既了解物质的宏观数量,同时又方便的知道微粒的数量。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质的量”的目的联想与质疑举实例:举学生们熟悉的水,学生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一滴水(约0.05ml)大约含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一个一个的去数,即使用一个人的一生分秒不停的数也无法数完。让学生知道“物质的量”的重要性作铺垫。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教学指出物质的量像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一样,也是一种物理量,它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单位是摩尔(摩)——符号为mol。讲解为什么用到“物质的量”,可用“曹冲称象”这一历史典故,曹冲“化大为小”,我们反其道而行——“积小变大”,取一个大量的微粒集体——物质的量。指出国际上规定: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并且实验表明0.012Kg12C所含的微粒数为6.02×1023,从而引出6.02×1023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指出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N/NA通过这部分的教学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分析中深化概念。体会“物质的量”的应用让学生阅读“资料在线”,在这基础上,可与学生探讨1molO2有多少mol氧原子,有多少个氧原子等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的量”的外延。“迁移与应用”让学生学习了物质的量之后,用新知识表达对水组成的新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懂得应用“物质的量”。讲述“物质的量”的应用范围指出物质的量是用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特别表明其只适用于微粒,不应用于宏观物质。进一步表明“物质的量”的应用范围。板书设计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一种物理量(4)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单位:摩尔简称:摩摩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单位符号:mol数(N)之间的关系:(2)国际规定:1mol任何微粒所n=N/NA或N=n*NA含的微粒数与0.012kg一种碳原子(5)物质的量是用0.012kg12C)所(12C)所含的碳原子相等。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3)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数值:6.02×1023,量。(只适用于微粒)单位:mol-1符号: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