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_直线与圆、圆与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E_直线与圆、圆与圆.doc

E_直线与圆、圆与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O的直径是3,直线与⊙0相交,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是d,则d应满足()A.d>3B.1.5<d<3C.O≤d<1.5D.d<O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2,l)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必与()A.x轴相交B.y轴相交C.x轴相切D.y轴相切3.已知两圆的圆心距是3,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3x+2=0的两个根,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A.外离B.外切C.相交D.内切4.已知⊙O1与⊙O2内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2和3,则这两圆的圆心距d满足()(A)d=5(B)d=1(C)1<d<5(D)d>55.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点B,PA=3,OA=4,则cos∠APO的值为()(A)eq\f(3,4)(B)eq\f(3,5)(C)eq\f(4,5)(D)eq\f(4,3)6.如图,AB是⊙O的直径,P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PC切⊙O于点C,PC=3、PB:AB=1:3,则⊙O的半径等于()A.B.C.D.7.已知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eq\f(\r(3),3)cm,则它的边长是()(A)2cm(B)eq\f(4,3)cm(C)2eq\r(3)cm(D)eq\r(3)cm8.已知半径均为1厘米的两圆外切,半径为2厘米,且和这两圆都相切的圆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9.如图,AD、AE分别是⊙O的切线,D、E为切点,BC切⊙O于F,交AD、AE于点B、C,若AD=8.则三角形ABC的周长是()A.8B.10C.16D.不能确定10.要在一个矩形纸片上画出半径分别是4cm和1cm的两个外切圆,该矩形面积的最小值是()A.36B.72C.80D.10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如图8,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若∠APB=60°,则∠ABO=.2.如图,在△ABC中,∠A=90°,AB=AC=2cm,⊙A与BC相切于点D,则⊙A的半径为cm.3.两圆内切,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5,两圆的圆心距为2,则另一个圆的半径是.4.如图,已知∠AOB=30°,M为OB边上一点,以M为圆心、2cm为半径作⊙M.若点M在OB边上运动,则当OM=cm时,⊙M与OA相切.5.①OC是⊙O的半径;②AB⊥OC;③直线AB切⊙O于点C.请以其中两个语句为条件,一个语句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6、如图9,施工工地的水平地面上有三根外径都是1米的水泥管,两两相切地堆放在一起,则其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是.三、解答题(共50分)1.如图,△ABC中,∠BCA=90°,∠A=30°,以AB为直径画⊙O,延长AB到D,使BD等于⊙O的半径.求证:CD是⊙O的切线.(8分)3.(本题12分)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圆心为A(3,0)的⊙A被圆心为A(3,0)的A被y轴截得的弦长BC=8,如图11所示。解答下列问题:(1)⊙A的半径为_____;(2)请在图中将⊙A先向上平移6个单位,再向左平移8个单位得到⊙D,观察你所画的图形知⊙D的圆心D点的坐标是_____;⊙D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D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D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3)画出以点E(—8,0)为位似中心,将⊙D缩小为原来的的⊙F4.(本题8分)如图1,分别表示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表示直径为的圆.图2是选择基本图形用尺规画出的图案,(1)写出图2的阴影部分的面积(2)请你从图1中任意选择两种基本图形,按给定图形的大小设计一个新图案,还要选择恰当的图形部分涂上阴影,并计算阴影的面积;(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痕迹,作直角时可以使用三角板)(3)请你写一句在完成本题的过程中感受较深且与数学有关的话.图2图1P5.(本题满分12分,)在△ABC中,∠ABC=90°,AB=4,BC=3,O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以点O为圆心作半圆,与边AB相切于点D,交线段OC于点E,作EP⊥ED,交射线AB于点P,交射线CB于点F。如图,求证:△ADE∽△AEP;设OA=x,AP=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当BF=1时,求线段AP的长.附参考答案:一、CCBBBCADCB二、(1)30°(2)(3)7或3(4)4(5)①③②或②③①(6)1+三、1、提示:连结OC,先证△OBC是等边三角形,再证∠DCB=30°即OC⊥CD2、(1)∠ADB=∠ABC=90°∠D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