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张世斌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让数学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让新授前的导入与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一节课有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我先讲了一个孙悟空的故事进行导入:话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回到花果山,把仙桃分给众猴吃。“这些桃应该怎么分呢?”孙悟空问。一只年长的猴说:“每只猴1个。”“这样太少了,每10只猴分10个!”不知哪只猴嚷道。这时,一只年轻的猴子跳出来说:“我们花果山有10000只猴,分10000个我们就满足了。”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它们谁说的方法分得多呢?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二、让例题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组有12个同学,请大家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平均分成3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哪份人数多?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三、让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到家里去计算一下金鱼缸(长方体的)、纸板苹果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对教材适当作些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