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目的:化疗药物能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但在肿瘤细胞呃正常细胞之间无选择性,这不仅使化疗患者出现毒副反应,而且也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危害。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口腔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是操作者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导致致畸、致癌、骨髓抑制和脏器损害德国潜在危害,因此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装备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流程规范化疗安全操作流程,减少专业人员在化疗操作机处理过程中的接触剂量,保护环境及操作者,在保证化疗药物安全输注的同时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准备工作:物品准备:⑴操作人员防护用品:无粉乳胶手套及聚氯乙烯手套各1副,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1件,一次性口罩、帽子(有条件者备N95口罩)、防护镜等;⑵治疗盘:常规消毒用物1套,无菌纱布、棉球;⑶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防渗透防护垫、防渗透专用污物袋;⑷根据医嘱备化疗药物、输液袋等。人员准备:洗手,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更鞋,换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配药时带双层手套,即:聚氯乙烯手套外戴1副无粉乳胶手套。操作流程:配药前洗手,穿防渗透护服,佩戴口罩,帽子,带聚氯乙烯手套,其外套一副乳胶手套。配药前启动紫外线灯进行生物安全柜内操作空气消毒40分钟,并在操作前用75%究竟擦拭柜内面及台面,保持洁净的备药环境,柜内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取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并检查再次查对医嘱及治疗卡割据安剖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剖时应垫一纱布,以防划破手套。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并且要求在抽取药液后,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不可使药液排于空气中。加药时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应抽尽瓶内空气,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抽取药液时可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意抽取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抽取药液后放以垫有聚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每次用后按污物处理。再次查对完成配置后,用75%酒精擦拭操作台面。整理用物,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疗药物的安瓿等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及防护用具,流动水洗手。注意事项1.:化疗药物的配制人员应严格培训,护理人员应了解常用化疗药物的剂量及途径,不良反应以及外渗处理措施。2.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3.配制化疗药物时应在通风宽敞处,戴好口帽及乳胶手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4.在给予化疗药物前护理人员应严格三查七对确保用药无误。5.配制药物时,如护理人员的皮肤及眼睛不慎被污染时应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分钟。配制用物应与其它用物分开放置。6.配药后所用的一切污染物应放于污染专用袋集中封闭处理。.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与流程为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工作,提高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依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以及《病历书写规范细则》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在我院《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基础上制定本流程,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重点范围:所有住院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评估包括:住院病人病情评估、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重点加强手术前、麻醉前、输血前、急危重患者、高龄患者、住院时间≥30天的患者、15天内再次住院患者、再次手术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评估的项目:包括入院病情评估、营养状况评估、心理状态评估、治疗、手术效果评估、出院前情况评估、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等。评估标准与内容:主要采用APACHE评分法、《住院患者病情评估表》等。评估时限要求:普通患者病情综合评估应在24小时内完成,急诊患者在1小时内完成,ICU患者应在15分钟完成,特殊情况除外;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危重患者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定期评估、随机评估两种形式。以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安全。手术后患者48小时内手术后评估;出院患者完成出院前评估。记录文件格式:新入院患者应在入院24小时内填写《住院患者病情评估表》。手术患者应在术前依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进行术前评估。病情发生变化或住院超过30天患者填写《住院患者再评估表》,对出院患者要进行出院前评估。住院患者的专科项目评估,设计有专用表格的评估项目,采用专用表格;无专用表格的,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格式如下:评估人员资质要求:患者病情评估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护士或者经医院授权的其他岗位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入院病情评估由诊疗组长、主治医师汇同主诊医师二人以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