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尝试与思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尝试与思考.doc

关于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尝试与思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尝试与思考——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为例八一中学宋磊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而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课堂教学是教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喧宾夺主,又防止放任自流呢?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为例作以尝试,并将所做反思,与各位老师专家探讨。一、尝试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的主要内容是“两弹一星”和“籼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一课科普性强,涵盖知识广,但教材内容却很简略,仅从介绍历史事件的角度讲述这些内容,这就隐去了其中本该有的很多趣味性。因此,要达到既讲清历史事件,又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目的,就必须查找和补充大量资料,但在课堂仅有的四十分钟里又不能做过多地补充,把历史课讲成了科普课,如何让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掌握了历史知识,正是本课的一个特点也是本科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大胆地尝试,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并让学生自己做“小先生”将经过整理的资料讲给其他同学听,也就是由学生来参与备课并由学生自己讲课。课前,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负责一题,分别是“原子弹与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由各小组组长全权负责本组的任务分配、监督、组织和管理。课堂上,首先老师以“六方会谈”导入新课。接着由四个小组依次展示,学生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如展示自制幻灯片,选派代表讲解,提出问题台上台下互动等等。最后由老师归纳小节。整堂课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衔接、总结。课后,由学生评出“最佳课件”、“最佳表现”“最佳资料”“最佳组织”。二、思考这节课,学生们给了我“四个惊讶”。第一个“惊讶”是学生们收集资料的能力,其中第二组负责收集我国“导弹”的相关资料,学生收集到了十余种类型的导弹并配有图片,甚至能说出每一类型导弹的用途和射程,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第二个“惊讶”是学生们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其中第一组的课件“原子弹和氢弹”,不仅有图片、动画,还有视频资料,特别是原子弹、氢弹爆炸瞬间的影像资料,和爆炸威力测试的视频资料,极具震撼力,这种强烈的效果是用任何语言描述都无法达到的。第三个“惊讶”是学生的表现,站在讲台上的学生落落大方、语言流畅,还不失幽默,第四组李晟同学嗓音洪亮、镇定自若,大胆地提出问题,并且先后让三位同学修改补充回答,直至完全正确为止,俨然一个小老师。第四个“惊讶”是学生的组织能力,每个小组从分配任务到具体查找资料到制作课件到设计讲解形式等等,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每个小组组长都淋漓尽致的发挥了自己的组织才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看到学生们的表现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学会想象和创造,也能束缚学生思维,扼杀他们创造的灵性。我们谈“有效教学”,那么如何能达到“有效”?我个人认为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感受,去收获知识真理,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科学治学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接受成功与挫折的体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得到发展。合理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像力.。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上述的教学形式的确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但也存在几个问题。首先,老师们的引导作用的把握问题。这种形式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显然提高了,教师们如果做得过多,则影响学生的自主发挥,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又回到老套路;教师们引导得不够,又可能造成课堂节奏的混乱,有的小组耗时过多,有的小组根本没有展示机会,重点无法突出,难点不能攻克,毕竟课堂只有四十分钟,如果连基本任务都完不成的话,就更谈不到有效了。所以,要实现有效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们首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第二,如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的问题。以我选择的这班级为例,班上共有六十名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十五人之多,相对这个人数来说所要解决的任务太少,这就会出现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却要安排几个人来完成,结果不言而喻,出现多数学生等和靠的局面。再加上课堂上能展示的时间和机会也非常有限,所以这节课实际上真正参与进来的学生仅占全班的三分之一而已。如此,这样的课堂只对积极参与的这三分之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