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寓言》教学设计.docx

《寓言》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寓言》教学设计[精选]《寓言》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寓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寓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如履、及、遂、度、宁、以等。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3.明确本文寓意(讽刺那些不顾实际,迷信教条的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难点: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掌握。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讲解法教学步骤:一、检查导入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2、作家、作品(学生先介绍,老师补充。)(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于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师从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之集大成者。3、正音辨形履lǚ遂suì宁nìng度:(1)duó量长短(2)dù量好的尺码二、诵读课文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语调)。2、学生自由读(两遍,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停顿: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遂不得履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其它同学纠正其不正确的停顿。有争议时,教师予以点拨。三、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全文大意。2、疑难的文言词语,小组讨论解决。教师点拨。(1)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履:鞋子;操:拿,带;及:到,等到;遂:终于宁:宁可;无:不;以:用(2)通假字: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回。(3)一词多义:A、度自度(duó)其足:量长短。吾忘持度(dù):量好的尺码。B、之而忘操之:代词,译为“他”“他们”“它”“这”或自称等。(这里指量好的尺码)至之市:到,往,去。(4)古今异义:A、及古义:等到。如:及反(等到他返回)今义:达到。如:及格,达到合格。B、度古义:忖度;计算;测量。如:先自度(duó)其足。今义:度过。《寓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慧心、风韵、慷慨、厄运、无忧无虑、心旷神怡、举世无双”等词语。2、了解寓言的寓意,学习把握寓意的方法。3、掌握寓言的一般特点及个别特点。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的含义。2、学习文章精美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学习《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第一课时学习《落难的王子》一、导入课文: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朗读、默读课文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整体感知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的表现上发人深省,而且在情节的编排上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有些问题没有直接体验,教师要很好地引导,还是应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印证为好。二、重点讨论: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三、问题研究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是粗浅的。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对重要情节和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研讨,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备案引导: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揭示中心。[提示]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