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渗透教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环保教育渗透教案”.doc

“环保教育渗透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环保教育渗透教案”16风娃娃第二课时教师:田勇课时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2、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一、交流课外学习成果1、说说风娃娃还可能做什么好事、什么坏事2、风会把小树吹倒人们对风采取了哪些防御措施来保护小树用绳子缠住树、用木头或竹子支撑住3、风发脾气时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灾害台风飓风等。危害大量危房坍塌树木、电线杆吹倒等4、讨论后放一段沙尘暴的录像看后说说面对沙尘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抵制沙尘暴对人类的伤害大量植树、搞绿化、保护花草树木二、复习巩固1、抢读词语卡片生字组成的词语包括课后练习中的词语。2、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说说风娃娃在哪里他在干什么三、朗读感悟1、老师用简笔画一个高兴的风娃娃和一个伤心的风娃娃。学生看图后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娃娃。2、结合朗读课文说说风娃娃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伤心3、你喜欢风娃娃吗为什么假如你是风娃娃的妈妈请你对风娃娃说几句话4、展示读看谁读得流利读出感情。四、生字组词比赛1、以组为单位给生字含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全写的字找朋友写在一张纸上。比比哪个小组找得多。2、教师把生字卡片贴在学习园地里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生字找朋友。五指导写字1、教师范写“表”字提醒学生注意笔顺。2、教师巡视指导将写得好的字用投影仪展示评价。六、练习填空吸了一口气地哭地向风车跑去地笑板书田野——吹风车风娃娃河边——吹船帆广场——吹风筝东、西——吹衣折树11、金色的脚印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教学重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的亲情,说说自己的感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题。1、狐狸经常被人们看成是一种狡猾的动物,不被人喜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看看狐狸到底是什么样的。2、板书课题。3、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2)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3)“我”是怎样做的?(4)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5)什么地方使你最受感动?2、学生按要求自学。3、师生讨论并交流:(1)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请在课文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初次给小狐狸喂奶和咬铁链救小狐狸;后又在“我”家地板下,冒生命危险做窝,喂养和救小狐狸。)(2)“我”为狐狸做了些什么?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我”为小狐狸和老狐狸送食品,向邻居讨回小狐狸,放了小狐狸。小、老狐狸不再以“我”为敌,我们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狐狸通过我的帮助和爱护,体会到“我”对它们没有伤害的意思。)(3)课题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金色的脚印”体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体现了狐狸之间的亲情。这样的感情是非常珍贵的,因此用“金色的脚印”来加以赞扬。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练习复述课文。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第三人称。五、说一说学习了课文后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把它写下来。六、对于同样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和它们相处?七、作业安排:课外阅读有关动物知识的书籍。板书设计:11金色的脚印小狐狸(被捉)喂奶咬木桩放要回老狐狸送食正太郎(聪明、善良)搭救(善良)第八课爱鸟教学内容:一、聆听《对鸟》二、表演:《一只鸟仔》三、课后练习教学重点: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下滑音的演唱。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软件、鼓、双响筒教学法:听唱法、启发练习法。教材分析1.歌曲《对鸟》这是浙江乐清县牧童的“对山歌”。它与一般的对山歌不同,对的不是花名,而是鸟名,要求歌者有更丰富的自然知识和更高的对答技巧。歌曲描写两组村童簇拥着各自的领头人,相互对歌赛智的生动情景。歌曲是由两段歌词组成的分节歌形式。第一段歌词表现甲方出题;第二段歌词表现乙方回答,旋律上则稍作变化,如提高音区,增加音程的跳动,刻画了机敏、紧张的神态。这首歌曲的音乐清新爽健,语调真切自然。整个旋律很平展,又十分动人。第三句句尾的“红加绿”的“绿”字用休止符突然收住。第四句“搽5嘴唇哦”的“搽”字用突起的高音唱出,夸张了字调,突出了孩童们对歌时挑逗、顽皮的神情,使人更觉有趣可爱。2.歌曲《一只鸟仔》这是流传在台湾的一首儿歌。在二段歌词中,每段都采用了象声词来形容一种小动物的鸣叫声和神态,使得歌曲颇为生动有趣。歌曲为五声徵调式,2/4拍。音域在九度以内。全曲共四个乐句,每句4小节,他们的节奏型几乎完全相同,还常采用下滑音和衬词、衬腔,使这首歌显得非常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诙谐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