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特点1.形态学改变(1)消化系统主要变化在肠道上。无菌动物肠道肌层薄,更为特异的是盲肠肥大,比普通动物大5~6倍,无菌豚鼠的盲肠可达体重的1/3,主要是由于肠壁薄,张力低而增大,这也导致盲肠扭转或肠壁破裂而死亡。如给无菌动物注入梭状芽孢杆菌则可缩小盲肠体积。无菌动物的肠黏膜绒毛增多,肝脏重量相对下降,导致解毒功能有所下降。(2)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相对缩小,白细胞增加,普通动物白细胞总数波动范围大,无菌动物白细胞数值恒定。(3)免疫系统胸腺中网状上皮细胞体积较大,其胞浆内泡状结构和溶酶体少。无菌兔胸腺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其中的张力微丝含量较普通动物明显减少,胸腺和淋巴结处于功能较不活跃状态,脾脏缩小,无二级滤泡,网状内皮细胞功能下降。由于无菌动物几乎没有受过抗原刺激,其免疫机能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4)泌尿系统肾脏较小,如无菌豚鼠。2.生理学改变(1)免疫功能因为体内无微生物和寄生虫,血中无抗体,血清杀菌力低,吞噬细胞噬菌力也低,因此对微生物感染异常敏感。某些病原性弱和必须经腹腔或颅脑接种才能感染普通动物的微生物很容易感染无菌动物。(2)生长率无菌条件下对不同种属影响不同。无菌鸟类生长率高于同种普通鸟,无菌大小鼠与普通鼠差不多,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率比普通者慢。因肠内无菌,不能帮助消化纤维素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应用1.在微生物和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2.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3.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4.在营养、代谢研究中的应用5.在老年病学研究中的应用6.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7.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二)悉生动物悉生动物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按我国的微生物学控制分类,同无菌动物一样,也属于四级动物,必须饲养于隔离系统。根据植入无菌动物体内菌落数目的不同,悉生动物可分为单菌、双菌、三菌和多菌动物。现代悉生生物技术的发展,首先成功地培育了无菌豚鼠,继后人们又培育出无菌大鼠、小鼠、兔、猪、猴等,开辟了悉生动物的先河。从而使人为净化各种实验动物疾病成为现实。也为实验动物设施净化,开拓净化医学在技术上奠定了基础。二、特点三、应用2.免疫学研究悉生动物可以弥补无菌动物的某些缺点。无菌动物抵抗力很弱,饲养管理的难度大。使无菌动物感染某种细菌后(即成为悉生动物)其抵抗力明显增强。所感染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和种类可根据实验目的而定,因此适宜做某些特定的实验,如在免疫学实验中,无菌动物不能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而感染一种大肠菌的悉生动物就可以发生了。3.抗体制备研究普通动物消化道内约有100~200种细菌,每克肠内容物约有106~1012个菌,菌就是一种抗原,因此用普通动物很难制备较纯的抗体。无菌动物缺乏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处于“休眠”状态,对外来的抗原刺激,有迅速、单一和持久做出反应的特性。如果将单一菌株植入无菌动物,那么可制备抗该菌的、较纯的、效价较高的、且不会污染其他微生物的抗体。4.克山病病因学研究等级实验项目思考题克山病(keshandisease)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疾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1935年首先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故以克山病命名。主要为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以及脑、肺和肾等脏器的栓塞。病因:迄今尚未阐明。根据各地进行的大量研究,可能与水土、营养、感染等因素有关。水土和营养因素据调查本病有明显的地区性,病区的土壤、水质和粮食中缺乏某些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硒、钼、镁等或有关的营养物质。感染有人认为本病为感染所引起,特别是毒素引起中毒性心肌炎等。本病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在低硒的基础上,各种综合因素参与相互作用而致病。苏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