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领航篇经纬网与地图考情导航考情导航探寻命题规律导航全程复习课时任务通关基础自评立足课前自评提升基础复习考点导析建模思维流程引导能力运用◇金牌导思◇如何思考点探究2.经纬网的应用(1)定“坐标”地理坐标由纬度和经度组成。可依据文字、字母、海陆分布、自转方向、经纬度变化规律、昼夜分布等信息判断经纬度。(2)定“方位”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同一经纬网图上的方向判断②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方向判断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来判断方向。如甲在乙的什么方向可以通过下图转绘来判断。(3)定“距离”①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纬度相差1°,其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为111km。在同一经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111×Δα)km(Δα为两点间的纬度差)。②同一条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间隔长度约为111km。其他纬线圈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约为(111×cosα)km(α为纬线的纬度数值)。同一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的纬线长度为(111×cosα×Δβ)km(Δβ为两点间的经度差)。(4)定“范围”①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②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③若跨经纬度不同或图幅不同,需综合分析。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D。(5)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是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知识拓展考点二◇金牌导思◇如何思考点探究考点三◇金牌导思◇如何思2.图示地形位置——观日出最佳地点思考:5月日出东北,观日出要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受遮挡的地方。迁移: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剖面图准确判断,也可以通过连线的方式进行推测。感悟:日出东北方——③地在陡崖南侧,且海拔较低,东北方视线受阻;④⑤地海拔较高但东北方向视线受阻;⑥地海拔高,视野开阔且东北方向视线不受阻——为最佳观日出地点。考点探究读弯曲状况2.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H相=H高-H低。(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m)。(3)估算陡崖的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陡崖的相对高度:ΔH=H顶-H底;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n-1)d米<H<(n+1)d米。如图中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5)计算打井深度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计算至少打多深井才能出水,h=a-b。(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位线值)(6)闭合处等高线的高度判断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具体如图所示:已知:等高线a、b、c,a<b①如果c=a,则d<a,即“小于小的”。②如果c=b,则d>b,即“大于大的”。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选点航空港(2)选线(3)选面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2021/10/10(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①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②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做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做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上图)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如下图中,A点不能看到B点。知识拓展一、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区域认知是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区域空间定位是准确进行区域认知的前提,是高中地理学习必备的基本素能。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1.熟悉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2.熟悉我国主要地形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