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禅风的演变.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华禅风的演变.doc

中华禅风的演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华禅风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中华禅风的演变耕云先生讲述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于台北市HYPERLINK"://boruo.goodweb/books2/1547.htm"\l"a01#a01"一、参禅的根器HYPERLINK"://boruo.goodweb/books2/1547.htm"\l"a02#a02"二、中华禅风的演变HYPERLINK"://boruo.goodweb/books2/1547.htm"\l"a03#a03"三、参禅的心路历程HYPERLINK"://boruo.goodweb/books2/1547.htm"\l"a04#a04"四、禅者的德操HYPERLINK"://boruo.goodweb/books2/1547.htm"\l"a05#a05"五、结论今天和各位谈谈中华禅风的演变,参禅的心路历程,以及参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一、参禅的根器我们讲参禅,首先必须确定参禅的根器;也即是说,哪些人适合参禅,哪些人不适合参禅;焦桐可以做琴,不可以做栋梁,楠木可以做栋梁,但不可以做琴。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根机,如果根器不相投,学法就不可能会有成就。参禅的根器,从什么地方去看?应具备什么性向、气质才可以参禅呢?(一)从动机上来看学法,最要紧的是动机,所谓因正果圆,如果因地不真,便会果遭迂曲。有些人参禅,觉得禅很玄、很妙,他要作一个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参禅,像这样的人,因地便不正确。禅虽然很妙,但它是一般的,而非特殊的,并无神秘可言。如果为了追求奇特、神秘而参禅,动机不正,学禅便会走偏,一旦走上谈玄说妙之路,便会自生障碍而脱离实践。如果有人对佛法、对禅怀著一种神秘感,为了要发掘神秘,获得神秘,或者要突破这个神秘而来参禅,像这样的动机,显然不正确;真理既是一般的,特殊的就绝不是真理。鸡有两条腿,有没有三条腿、四条腿的鸡呢?有,但那是怪鸡,是特殊的鸡;特殊的就不是一般的,就不具备普遍性、真实性和永恒性。所以,探求神秘,追求玄奥,不是参禅的正因。还有一些人参禅,是为了摆脱烦恼,这样的人参禅不会成功;因为当他烦恼的时候,就想到了禅;当他快乐、不烦恼的时候,便把禅忘掉了。像这样,绝难打成一片,不会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也不会参到桶底脱落,得个透澈的了悟。另有一些人参禅,是基于功利主义。人生本来很苦,没有一个人从生到死,得到过完全符合他主观意愿的环境和遭遇。既然每个人都活得不如意,活得无奈,都有或多或少的烦恼,于是到了莫可奈何的时候,他便追求奇迹,希望得到神秘的力量;他参禅、他学佛,是希望得到佛天的保佑,可以升官发财,万事亨通。佛法不讲信者得救,更不是恶势力。正法是廓然大公的,佛菩萨绝不是贪官污吏──你供养他,他就保佑你,你不供养他,你就倒楣,正法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所以,抱著功利主义的思想去学佛法,动机不正,因地不真,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以上所举,皆非真正学禅的动机,也不是参禅的正因。真正参禅的人,要发无上心,使生命有了寄托,使自己的真理智抬头,让自己的真情感扩张;在理智上,希望到达不疑之地;在生命上,希望得到心灵的完全净化,发掘出存在的真实和生命的真义,把捉住生命的永恒。因为真实的都是永恒的,当你证得真实的时候,你就会摆脱生死,赢得生命的究竟解脱。自己解脱了,立下度脱广大有情众生的宏愿。如此发心,才是学禅的正因,有了正因,必定获得正果。(二)从修行态度上来看有些人把禅当作生活中的兴趣之一,而非唯一的兴趣;有些人把禅当作生活中的调味料,多少有那么一点点潇洒飘逸之感就好;有些人把禅当作谈话的资料、文字的游戏,藉以排遣生活中的无聊。像这样的态度,学禅断然不会成功,因为禅是绝对的真实,与虚伪绝不相应。也有些人把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表示自己会禅就很清高,像这样的违背了平等法,学禅自然也不会成功。那么,究竟什么人学禅才会成功?抱著什么态度才会成功呢?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如果我们把全部生命、理智和热情,投注到一个目标上,使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绽放出智能的花朵;也即是说,你必须把禅当作唯一的兴趣、人生唯一的目标,才会有成就。如果把禅当作兴趣之一、目标之一,便不可能有成,最多只能摸到边缘,因为你的态度只是浅尝辄止,便绝不可能到达大澈大悟的境界。为什么说学禅应该是唯一的生活兴趣,而不是说生活准则?因为种种事实证明,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兴趣很重要,缺乏兴趣,便流于僵滞、枯燥。王冕是个放牛的孩子,荷花画得很好。爱迪生唯读过两年书,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王冕画荷,没有丝毫功利思想;发明之王爱迪生,他研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兴趣使然。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