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乡风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乡风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风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乡风的演变————记成富社会地位的变迁引子:我哪里是有意冒犯成富,只不过是感叹世事变迁,造物弄人,谨在淳朴乡风日渐颓废的过程中写下一篇或许值得回忆的日记……又是一年春节来到,忙完了需要应酬的来往,回家过节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也因此得以见到了成富,他依旧的健硕,额门比以前也愈显得发亮,说话依旧是喳喳唬唬,只不过因为老花眼而配戴一副农贸市场上常有出售的“金丝花镜”,神情愈显得老练和世故。其实有必要说一下他现在的境况:王家村村长、金利来采石场老板、本地王氏宗族理事会重要成员之一,文化程度基本是“无”,但是家产颇丰(据说前一段时间向国家级工程高速公路送料,赚了有一百多万,现在又将“企业家”的目光瞄准了国家级工程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天佑能人,膝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几年来,他已经不自觉地挂在嘴边一句口头禅‘不就是钱的事吗!’,成富说此话时极尽带有对钱财的鄙夷和对谈话对象的不屑一顾,让听者立时产生嫉妒和崇拜的复杂心理,当然此种语气及丰富的面部表情我哪里有能力勒画出来并付诸笔端告知读者呢!在得知其被选举为区政协委员以后,我也不由得对成富风格的改变内心适当调整对他的看法了。兄弟见面谈起话长,几次让烟被却之以后,我确定成富已经是将烟草戒掉了,我因为工作环境的关系便寒暄邀其在开政协会或其他方便的时候到我在县城的家里做客,他首先是规劝我尽量少抽烟接着便是聊起酒精的危害对人体健康是多么大的影响,问及我的近况时,我说还是和以前一样,安安心心工作,做一名老实巴交的普通公务员养家糊口,成富听罢,立即用拇指、中指、食指连连搓了几下,口头禅应势脱口“老弟,不就是钱的事吗!”,说罢,一笑诡谲,我连连制止,但是也不愿意和他多讲,借口聊一聊时政,于是话题已经不可避免的提到国家政府领导人的调整、南方的雪灾、两岸关系的现状、北京奥运会国家投资的数额‘那将是多少钱啊!咱全村人几十辈子也不一定花完’等等,特别是谈到驻伊美军又遭遇自杀炸弹等不幸事故的时候,成富竟然手舞双手,握成拳状,双目夺眶:“老弟,欺负人,你说欺负人吧?在别人家里驻兵,就好比在你家,不,在我家,住进外人,我辱他祖宗!有点血性的男人就应该这样,我敢保证,有一滴血就应该这样!”同时,唾沫星直飞到我的脸上,我一直显得局促不安却碍于谈局不能回避,就这样,一直到日上中午,母亲打发侄儿催饭的时间,成富极力邀请我到他家吃酒,说到一直有多长时间没能找到像我这样有共同语言的人可以交流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我却因为脾气性格的内向和与他交流范围的格格不入而连连作罢而告辞,回家后,席间不免谈论成富的坎坷经历,其实谁又能忘记在他如今辉煌的、令人嫉妒的生活环境背后,还有一段凄苦的生活经历呢?成富学名王成富,不过原先名为王成付,时过境迁之后才将“付”字改为“富”。八十年代中期,成富三十三岁还没有找到媳妇,和老母亲相依为命,住在王家村西南郊的一篇汪塘岸上,是王家村最后一家还没有扯上电灯的户,没有院落,两间茅草房已经不能抵御夏季汛期时节的狂风和暴雨,房屋西墙斜支的三根水泥棒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苦娘俩居住的安全,另一方面在夏季里绕着水泥棒盘延而长的丝瓜秧既能够避免房屋受午后强烈阳光的照晒又能够为苦娘俩提供三餐的菜肴,特别是满墙及屋顶丝瓜花盛开之后,黄色的小花点缀在满簇的绿叶之间是我童年时代对成富家最深的印象,现代儒雅的文人莫不认为是绝好的田园风光,可谁又能知这陋室之内尚住着两位穷苦的人?成富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长得五大三粗却懒于操理农事,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王家村人生怕自己田里的庄稼比别人庄稼长得差,他们生长在一个充满嫉妒的时代,从吃大锅饭的阶段一下变成为自己种田,一改往日懒散和应付差事的坏毛病,没黑没夜地在田里侍弄。成富却懒于打理,老母亲五十多岁,腰已经弯得厉害,还要尽最大努力下地干活,回家做饭,村里一样分田地,别人的庄稼长势良好,他家的庄稼却和他的家庭一样不景气,王家村人每每教育孩子都要拿成富做参照,“不务正业,成富就是样子”,大多数人都说“可怜啊,没有爹管教,怎么办了”房份较近的本家老爷不止一次的数落他:“二孩,你娘能照顾你一辈子吧?看看你家的地,知道丢人现眼吧!”,成富无言以对,悻悻走开,与其说无言以对,倒不如说是不屑与之辩解,其实,谁又能知他心中的苦衷呢?成富的父亲,据听村里的老年人讲,是一个私塾先生,农村话说‘老四书底子’,成富之前有一个哥哥,十三岁时溺水死亡,在母亲怀上成富之后,兵荒马乱的年代,老先生一走杳无音信,据邻村从医李先生说在南京还见过一次,传言是闯关东得麻风病死了,更有确信消息说是随哪一支部队逃到了台湾,众说纷纭,可怜的成富娘已经无心再去打听狠心人的音讯了,目前,唯一头疼的事情就是怎样去应对成富从早到晚因为找不到媳妇而狂发的牢骚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