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掌握“虫字旁”和“目字旁”。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3、借助儿歌了解小鸡、小鸭、小狗以及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等冷血动物要冬眠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游戏铺垫,揭题激趣1、开展画手印的游戏。老师谈话:“小朋友爱画画吗?上课前,老师先请小朋友根据要求,在白纸上画一画自己的小手掌印。”(共画三幅手掌印:1、五指并拢:2、五指张开;3、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2、揭题谈话:冬天下雪了,大雪像厚厚的被子盖在大地上,瞧,这就是雪后的大地!(出示雪景图片)在这美丽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3、鼓励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教师板书问题概要:1、谁?2、为什么?)二、阅读探究,感悟理解1、初读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读对课文;2边读边思考上述两个问题。(2)读后反馈,结合训练:1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板画动物图片)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A、雪地里来了小画家。B、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理解词语:“一群”积累新词:“三五成群”)2、再读探究。过渡语:小朋友的学习还真有效率!接下来请大家再一次去读读课文,要求还是边读边思考,想一想: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1)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学习成果。(3)读读议议,感悟理解。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从不同方面说说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2、重点句朗读指导:第三句话读时稍快,语调有起伏。第四句话朗读时突出“几步就成”。3、讨论一:小动物们为什么能画出不同的画面呢?(学生联系课前游戏说一说,然后完成文后练习“读读连连”。)4、讨论二:为什么小青蛙不参加画画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下列句段,进行阅读拓展。冬天到了,天气寒冷。有些动物为了保持体内温度,开始了长时间“睡觉”,这就是动物的冬眠。常见冬眠的动物有:青蛙、蛇、狗熊……三、课堂总结,学习生字。1、引导学生说说阅读课文时应“边读边思考”。2、教学生字。1读对生字;2记一记“蛙、睡”;3比一比,口头组词:月()儿()同()我()力()用()几()洞()成()为()四、教学板书雪地里的小画家谁?为什么?小鸡图——竹叶(图)小狗图——梅花(图)小鸭图——枫叶(图)小马图——月牙(图)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目标:1、读熟《一朵云》并成诵,感悟诗歌的音韵美。2、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识记生字8个。3、掌握新笔画撇折,学习书写“云”字。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对诗歌音韵美的感悟力和识字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声母卡片、生字卡片、云朵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当你见到他们时要用宏亮的声音读出来,发音要准确。(出示声母卡片)二、创设情境,观察板书,激发兴趣。导: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许多洁白的云朵,他们有的互相追逐着,有的正在听太阳公公讲故事。可是有一朵云,却躲在角落里发呆。画:一朵云彩的简笔画。问:你们猜猜它在想什么呢?(要求讲一句完整的话)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到诗歌中去看看这朵云在想什么。板书:一朵云三、初读诗歌,认识八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一)指名优秀学生读题目,再指名反复读课题,巩固对“朵”字读音的记忆。你怎么认识“朵”字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利用拼音;向老师、同学请教。)(二)自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三)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点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采取对自己有效的方法记忆字形。)(四)能读课文的同学齐读课文,其余同学用手指指读课文,注意听生字的读音。(五)尝试指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读。(六)同桌合作,检查课文。1、同桌轮流读课文,订正读不准的字。2、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3、同桌练习合作读课文。(接读、齐读、轮流读等形式。)(点评:从学习的起步阶段就注意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很好。)(七)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的好。四、有针对性地识字。1、四人小组读生字表,选代表带读生字拼音。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自己读一遍,读一读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识字、记字)3、指名读生字,说说又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4、用生字组词。(出示字卡)(接龙游戏)5、游戏:摘云朵指名到黑板上摘取一片云朵,认一认背面的字,然后当小老师带读手中的生字。五、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巩固识字。1、熟读诗歌,尝试用手打拍节读诗歌。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4、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表演诗歌。(点评:采用打拍节、加动作表演,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教学方式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