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2:问题2:试对只有一个入料口和一个放料口的理想筒仓建立数学模型,表征该筒仓在同时入放料情况下仓内产品的分布与堆积情况。模型:理想筒仓在同时放入料时内部产品分布模型筒仓是理想的,要计算内部产品分布就需知道产品进出出口速度的变化,我们根据“筒仓主料流态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在卸料时,筒仓上部的颗粒是处在整体流动状态,当颗粒运行到距卸料口一定的高度时(此处理想认为H/2处),颗粒的流动状态从整体流动状态转变为管状流动状态。(如图2)图2根据Janssen公式:=,其中为粉体密度,为粉粒特性(粒径、内摩擦系数、内压力等)有关的常数,常数n在2.5~3.0之间取值,据为大多数n=2.7,为出料口径向径。其中参数值根据实际给出固定值,故出料口两种速度可设为,(即认为已知),在一次连续生产中第i种原料生产的产品放入同一筒仓的时间为,最优停歇时间均为,以i种产品的一次生产为一个周期T,入料口速度为,仓内产品高度为H/2时,仓内产品量为=(为高度为H/2处的体积),=H-tan。第一种原料生产时:在刚开始时仓内产品高度低于H/2,故产品是管状流动,时间t内,△v=-。达到H/2高度时所需要的时间为:=/△v,当t<时,仓内只有管状流动状态,△m=(-);当>时,仓内就会是管状流动状态和整体流动状态,△m=(-)(-)+;在停车后,设出料速度为匀速:q(由实际给出),此时仓内剩余量:=△m-q。第二种原料生产时:>时:△m=+;<时:达到H/2时所需时间:=(-)/△v;>:△m=(-)(-)+;<:△m=+;停车后:=△m-q;第三种原料生产时:>时:△m=+,<时:达到H/2时所需时间:=(-)/△v;>:△m=(-)(-)+;<:△m=+;停车后:=△m-q;由此用数学归纳法:可建立此种情况时的数学模型:在一个周期T内第n种产品:n=1:=/△v△m=(-);(<)△m=(-)(-)+;(>)=△m-qn>1:=(-)/△v>:△m=+;<:△m=(-)(-)+;(>)△m=+;(<)=△m-q;=H-tan;=;△v=-;T=+…+(、、D、H、、、、、、q均为已知)模型求解:、、D、H、、、、、、q,由实际给出,这样可以算的第i种产品在第t时间内时在筒仓内的分布量。在一个周期T内筒仓内部的堆积情况如下所示:只有一种产品时如图3有两种产品时如图4图3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