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内容与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田野考古研究的对象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利用科学方法获取资料。获取的对象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主要分为三大类:1、古代人工遗存。主要是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遗物。如居住基址、手工业作坊、墓葬;实用器、明器、兵器、礼器、乐器、艺术品;材料、半成器、成品、废品、生活垃圾;城址、长城、运河等,包罗万象,种类丰富。2、自然遗物。动、植物遗骸。3、实验室检测标本。种籽,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等。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学科、新技术手段的不断运用,田野考古的对象种类也日益繁多。田野考古学不仅仅是单纯地提供研究资料的技术性环节,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过程,是一套由许多工作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些技术手法不是任意地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针对考古资料的特点和从考古学的目的所提出来的要求,按照一定原理组成的技术体系。例如:对考古对象首先要实地考察研究,分析遗存与周围环境、遗存与遗存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出判断,然后决定怎样揭露、记录、收集,而揭露、记录、收集、整理、编写报告等工作本身都是对遗存反复研究的过程。所以田野考古既是科学获取实物资料的基本手段,又是对古代遗存进行直接科学研究的第一过程。总之,田野考古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使用许多特殊工具和设备,有着自己的工作程序,它是考古学中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近代考古最主要的特征是开展科学的田野考古工作,以田野考古所得资料为基本研究对象。田野考古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考古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考古研究的已有成果和考古研究的新需求又推动着田野考古的不断发展。(二)田野考古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1、考古技术。考古技术主要是获取考古资料的手段和研究考古资料的方法。一般说来,考古学研究的各种资料主要来自田野考古,但也有来自其它方面。从田野里获取的考古资料要借助于各种手段,如田野调查、各种勘探、发掘、拼对修复文物、测量绘图、摄录像等。其它方面主要依靠自然科学技术。如C14测年、植物孢粉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的检测结果。2、资料。资料是用来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全部材料,它包括除上述三个方面外,还有文字、绘图、摄影、录像、拓片等。3、理论与方法。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和聚落考古学。考古地层学是通过对文化层堆积和各种遗迹的层位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先后或共时关系(建立时空框架)。是指导田野考古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考古类型学则是通过考古遗存形态的比较和分析,以研究其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一般说来,类型学研究要以地层学为基础,其结论也需要用地层学检验,所以,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考古类型学的运用范围极为广泛,可以用来对具体遗物、遗迹、遗址,甚至是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析。文化因素分析、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都可以看作是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延伸。聚落考古学是受到地理学和民族学上的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启发而产生的。简单地说:“聚落考古学是在社会关系的框架之内来做考古资料的研究。”聚落考古学是考古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以聚落遗址为研究单位,并通过聚落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的研究,以探讨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亲属制度、人口、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复原古代社会历史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聚落考古学已成为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与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相比,处在一个高层次,并以前两者为基础。类型学方法主要用于遗物、遗迹。遗址则是聚落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单位。而这三者均离不开地层学。二、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主要有调查、发掘和清理。调查是基本不破坏原有遗存的情况下,对遗存进行考察、记录,有选择收集暴露出来的遗物,确定需要保护的遗存。发掘是通过挖掘来揭露遗迹,收集遗物,记录各种现象。清理是在遗存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对其残存部分进行抢救性发掘,也可以把清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发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次工作兼有几种工作方式。田野发掘既有再现性和保护性,又有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发掘要有计划性。三、田野考古的四个主要阶段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野外工作、室内整理、编写发掘报告。1、准备:(1)查阅田野工作对象的有关资料,例如工作对象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2)了解工作地点的交通、住宿、气候、雇工等情况;(3)制定工作计划;(4)办理审批手续,无论是调查还是发掘都必须办理审批手续;(5)筹集经费、组建工作队;(6)准备物品,一般的田野考古工作需要有绘图工具,记录用的器材,调查、发掘所需的工具等;(7)争取当地部门的支持,与当地老百姓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