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侍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对比赏析.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送柴侍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对比赏析.docx

《送柴侍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对比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2《送柴侍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注:《送柴侍御》诗大约是诗人被贬龙标尉时的作品。柴侍御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1.这两首诗从题材看同属于诗;从体裁看是诗。(2分)2.《送柴侍御》诗中,诗人说"送君不觉有离伤"的理由有哪些?试用自己的话简述。(4分)3.这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4分)参考答案1.(2分)送别七言绝句(或七绝)2.(4分)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第三、四句写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3.(4分)①王诗中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而是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②李诗中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这种离情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