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情结与周作人的附逆.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0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日本文化情结与周作人的附逆.pdf

日本文化情结与周作人的附逆.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4年11月东岳论丛NoV.,2004第25卷第6期DongYuetribuneVol.25No.6!!!!!!!!!!!!!!!!!!!!!!!!!!!!!!!!!!!!!!!!!!!!!!!!!!!!!!!!!!!!!!!【文学研究】日本文化情结与周作人的附逆刘伟1,柴红梅2(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4;2.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11)[关键词]周作人;日本文化情结;附逆[摘要]在周作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日本文化情结。周作人的日本文化情结是长时间被扭结的抹煞了民族界限和剔除了正常理性的特殊精神—心理现象,它是周作人在民族危亡时的民族立场的迷失和在人生道路上误入歧途的内在情感因素和隐形动因。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否认日本文化情结与其附逆的必然逻辑关系。[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6-0136-05想,为一生深爱日本文化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回国后,执教日本语言文化,发表了大量与日本文化一有关的文章,晚年竭尽余生翻译了《浮世物语》、《万叶集》、《古事记》、《日本狂言》、《原野物语》、《浮世澡堂》等多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纵观周作人的一生,历史是公正的,但也是无情的。周作人的附逆可以一目了然,周作人与日本和日本文化结下了不已成为历史的化石,无论人们怎样为之痛惜,也无法解之缘,透过周作人的作品和思想,能够窥见到他对改变他背叛民族的事实。可是周作人的附逆却像一日本文化铭心刻骨的体悟,以及深沉、厚重的日本情个不可化解的迷,并未因此而烟消云散。经过半个缘。在他的文章中,凡涉及到日本文化或中日文化多世纪不同角度的破解,关于周作人附逆的原因,大对比时,周作人的语气中总是流露出鲜明的感情色体上形成了三个看法:“对民族和人生的悲观”,“无彩。他说:“日本文化里边尽有比中国好几倍的东气节意识”,“个人主义”。但是,却无人提及“日本文西。”[1“]我对于日本,如对希腊一样,没有什么研化情结”与周作人附逆的必然联系。究,但我喜欢他的所有的东西。我爱他的游戏文学周作人早年长期留学日本、娶日本人为妻、切身与俗曲,浮世绘,瓷铜漆器,四张半席子的书房,小袖体验了日本的民俗风情,接受了日本的各种文化思与驹屐,———就是饮食,我也并不一定偏袒认为世界[收稿日期]2004-07-01[作者简介]刘伟(1962-),男,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柴红梅(1968-),女,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学院讲师。136日本文化情结与周作人的附逆第一的中国菜,却爱生鱼与清汤。是的,我能够在日动,自己知道不见得怎么靠得住,但是除此以外更没[][]本的任何处安住,其安闲决不下于在中国。”ll934有方法可以说明”l,“只能正直的自白云不懂年周作人第三次去日本时,日本记者井上红梅问周耳。”[l]周作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这种缺陷,但却无法作人:“日本菜合先生的口味吗?”周作人回答:“没问摆脱。可以说,日本文化情结成为周作人附逆的隐题,日本的东西我什么都喜欢。”[2]其中的“比中国形动因,为其附逆提供了心理准备和情感支持。因好几倍”,“喜欢他的所有”,“决不下于在中国”,“日此,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否认日本文化情结与其附本的东西我什么都喜欢”等这种充满强烈感情色彩,逆的必然逻辑关系。过分夸张强调的字眼,对于一向以追求含蓄冲淡而著称的周作人来说,确是一个令人不可理解的特例。在精神分析学看来,当一个人长期沉溺于某种二事物中不能自拔,那么,表明他已被一种强有力的“情结”所控制。荣格认为情结是自主的,有自己的驱动力,可以强有力地控制我们的思想与行为,“不周作人的日本文化情结以强烈、巨大和持久的是人支配情结,而是情结支配人。”[3]正如周作人自日本文化情感为核心,包含着复杂的多重思想内涵:己所说:“概括的说,大概从西洋来的属于知的方面,一是对日本文化的认同,体现为对民风民俗、日常生从日本来的属于情的方面为多,对于我却是一样的活等的“爱着”;二是对同为“东洋人”的文化身份确有益处。”[l“]人终是感情的动物,我恐怕理性有时认,体现为对“中日文化共同体”的想象。会被感情所胜。”[l]显然,在周作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人类学家麦克杜格尔认为:“任何动物,其群体种日本文化情结,周作人对日本文化强烈、持久而又冲动,只有通过和自己相类似的动物在一起,才能感深广的爱正是这一情结的外在表征,是被日本文化到心满意足,类似性越大,就越感到满意。⋯⋯因情结控制、支配的结果。此,任何人在与最相似的人类相处时,更能最充分地情结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常常使人产生灵发挥他的本能作用,并且得到最大的满足,因为那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