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题目网络公民社会初探学生姓名邱王柳学号20071328056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法学指导教师徐骏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目录摘要.................................................2关键词.................................................2引言...........................................2一、网络公民概述...................................2(一)网络公民的诞生.........................2(二)网络公民身份的内涵.....................4二、网络公民社会的实证考察.........................5(一)网络公民社会的内涵.....................5(二)网络公民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5(三)当前网络公民社会的一些问题.............6(四)网络公民社会的现实价值..................8三、网络公民社会中公民角色的形塑..................9(一)责任是网络公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10(二)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公共事务的参与是网络公民的基本要求.........................11(三)对政府(公共权力)的监督是网络公民角色的重要内涵和关键.......................12结语..........................................13参考文献...........................................14致谢...........................................16英文摘要...........................................172网络公民社会初探邱王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律系,南京210044摘要:近年来,中国网络公民社会迅速兴起和发展。在信息时代下,网络公民的诞生、网络公民身份以及网络公民社会的内涵均呈现新的特点。网络公民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当前网络公民社会的一些问题以及网络公民社会的现实价值问题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其中,有关网络公民社会中公民角色的形塑问题是核心问题。网络公民社会中网络公民的角色形塑主要依赖于责任、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对政府(公共权力)的监督三个要素。关键词:网络公民;网络公民身份;网络公民社会;公民角色形塑引言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the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越过长城,我们能达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完成了对互联网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触碰。1自中国引入互联网的24年以来,互联网在中国???断发展和普及。中国互联网网民的数量也从零开始,快速发展到如今的数亿人之众。"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测算:截至2011年4月,中国网民规模预计为4.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6%。2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民众是网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信息时代,公民社会及其内在各要素将会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征。本文将初步探讨信息时代下网络公民社会的全新面貌。一、网络公民概述(一)网络公民的诞生早在1987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然而在1994年以前,中国仍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网民。1994年4月20日,互联网真正走进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这一天,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得里程碑--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3这是中??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起点,中国从这一天起开始诞生真正意义上的网民。网民通常是指经常上网的人。各国机构对其有宽紧不同程度的定义。1新浪科技:中国互联网22年变迁:网络公民社会崛起[OL].http://tech.sina.com.cn/i/2009-09-18/09383449183.shtml.2010年12月16日访问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66期《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OL].http://www.cnnic.cn/research/zx/qwfb/201105/W020110525466947396742.pdf.2011年5月26日访问3中国新闻网:中国接入互联网[OL].http://www.chinanews.com.cn/special/guoqing/60/2009/06-25/1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