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署期学校效果检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物理署期学校效果检测.doc

高三物理署期学校效果检测.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仿真一旅顺中学2010-2011(上学期)开学初考试高三年级物理试题命题人:雪飞虎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计32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国际通用、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B、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证实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C、开普勒经过大量的观测研究提出了日心说。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制作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夺得中国首枚奥运会女子蹦床金牌。为了测量离开弹性网时的速度大小,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且身体竖直状态离开弹性网,空气阻力不计,根据图像求得的离开弹性网时最大速度是:(g取10m/s2)()A、5.5B、7.5C、10D、11.53、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B,使之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A、B给A摩擦力大小为FB、B给A的作用力大小为C、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4、一个带正电荷的质点P放在两个等量负电荷A、B的电场中,P恰好在AB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C点处,现将P在C点由静止释放,设P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由C向AB连线中点运动过程中,速度一定增大B.P由C向AB连线中点运动过程中,电势一定增高C.P由C向AB连线中点运动过程中,电势能一定增加D.P运动到与C关于AB的对称点C′时,电荷P一定静止5、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A.0.2B.2C.20D.200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R1=20,R2=10,C为电容器,原线圈所加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电阻的电流始终为零B、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C、电阻的电功率为48.4WD、原、副线圈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0:1tvvOOOOABCDFFPWt7、在倾角为θ的两平行光滑长直金属导轨的下端,接有一电阻R,导轨自身的电阻可忽略不计,有一匀强磁场与两金属导轨平面垂直,方向垂直于导轨面向上。质量为m,电阻可不计的金属棒ab,在沿着导轨面且与棒垂直的恒力F作用下沿导轨匀速上滑,改变F的大小可做不同速率v的匀速运动,得到F-V图;同一过程中安培力的功率大小为P、做功大小为W,(P-t、W-t图像中的t为时间)如图所示,则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的图像为:()8、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直管竖直放置。在管子的底部固定一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在距离底部点电荷为h2的管口A处,有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点电荷自静止释放,在距离底部点电荷为h1的B处速度恰好为零。现让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3m的点电荷仍在A处自静止释放,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点电荷:()A.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大小逐渐变小B.从A运动到B过程中库仑力做功为—C.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总功为D.速度最大处与底部点电荷距离为光电门滑块遮光条AB第22题图二、非选择题9、(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次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F/N0.490.981.471.962.45t/(ms)40.428.623.320.218.1t2/(ms)21632.2818.0542.9408.0327.66.112.218.424.530.6(1)为便于分析a与F的关系,应作出的关系图象。(2)由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误差范围内,。(3)(2)的结论能进一步推得的结论是。10、(9分)在研究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时,某同学分别对元件1(某合金丝)、元件2(白炽灯“220V,40W”)、元件3(小灯泡“6V,3W”)进行了实验。下表是用同一电路测量它们在低电压(6V以内)时的伏安特性所记录的数据(测量中选取了不同量程的电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