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完善的途径和手段.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德完善的途径和手段.ppt

道德完善的途径和手段.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道德人的成长过程一、道德人的形成(二)个体道德定位1、个体在有了对道德的初步认识和实践之后,会形成或深或浅的道德决定。2、不断的道德决定会使个体在道德上出现质的飞跃,达到道德认同。认同的外在表现是个体良心的形成。3、道德追求的实现离不开个体内在的自觉性,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适当的社会条件更有利于个体道德觉醒。二、道德的自律与他律(二)道德的自律道德的自律最一般含义就是法由己出。道德主体用内化了的道德原则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方向及方式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或者说自我控制。自律是人真正实现道德的结果,一个自律的人就是道德的人。康德是西方伦理学史上力主自律的第一人。自律的人是一个有稳定和明确人格的人。人格: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状况和社会生活条件等因素。道德人格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人性和人生价值的标志。锻炼和培养道德人格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个性养成的过程。三、珍惜生命:个体道德的基点生命为什么会有价值?珍视生命才能更好地提升道德理性。珍视生命才能更好地增强道德情感。珍视生命才能更好地磨练道德意志。人的生命价值有多大?有人认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但也有人认为,人的生命和人的自由、尊严和信念比较来说,后者更重要。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第二节道德教育一、道德教育的含义二、道德教育的过程4、确立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综合体现。使受教育者确立道德信念,这是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5、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教育的宗旨,一方面是使良善的道德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是使这种良善的道德信念通过具体的道德实践表现为外在的道德行为,并最终形成自我的一种道德习惯。三、道德教育的方法3、文学艺术的陶冶:由于道德与艺术的价值目标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它们在实际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就有着相互渗透的倾向。4、道德哲学的讨论:道德哲学为道德规范提供合理性论证。四、道德教育的特征3、道德教育方式的多样性。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说教、会场里的报告等,而应灵活多样。4、道德教育进程的艰巨性。道德教育是一个艰巨的人性改造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反复施教,习得成性。5、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通过行动才能真正获得和实现。第三节道德修养一、道德修养的含义二、道德修养的方法3、省察克治。“省察”,即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即克服和整治,省察克治就是发现和去掉不良习惯和念头。4、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个体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5、身体力行。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只有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道德主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以身作则,把道德理论付诸于道德实践。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