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其中描写与抒情是考查的重点:(1)描写:白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实写—虚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动景—静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近景—远景、细节描写、穿插议论。(2)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赋比兴,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正衬、反衬)、烘托、借古讽今、用典、虚实相生(虚实结合)、先抑后扬、先扬后抑陇西行---陈陶赏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哪一句是对仗句,哪一句是对偶句?对偶,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