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艺术技巧破解.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8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的艺术技巧破解.ppt

诗歌的艺术技巧破解.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解析(1)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思考“凤凰”的品性。饮醴泉——体现爱洁净,提取“洁”;栖山冈——体现居高处,提取“高”;彻九州——以声高写才高,提取“才高”;望八荒——以望远写志远,提取“志远”。(2)联系阮籍生活的时代背景,联系竹林七贤的常识,联系《滕王阁序》关于阮籍的典故,了解阮籍的处境和思想。明确阮籍身仕乱朝处境危险不得不处事谨慎,思想情感反映在诗歌中比较隐晦曲折,往往借助象征等手法表达心意,这首诗就是以凤凰自比。书写自己高洁的品格艰难的处境,表达自己志存高远却报国无路的哀伤。2.(201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解析(1)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3.(2010·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4.(2010·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①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①争:怎。(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答: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①挼:读ruó,“揉搓”之意。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4分)以下是上题的考试现场抽样,请参考评分标准,对现场答案做出评判,分别给出分数,并阐明理由。【现场答案】答案①对比。早年的欢乐和晚年的痛苦进行对比,写出了词人的痛苦。答案②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点评】评分标准要准确说出运用的手法,并要说出这种手法的表达作用,还要结合词人情感。评判答案①能写出所用手法,但是分析不够到位,情感把握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得2分;答案②对手法的理解比较准确,分析准确到位,得4分;教材示例请分析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参考答案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句连续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抒情,写尽了自己的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借景抒情,写出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细致审题,要强化四个方面:①掌握相关的鉴赏专业术语,鉴赏时能说规范、专业的名词术语,常见的表达技巧类型及它们的效果要烂